王和岩:于无声处听惊雷
4月19日,财新传媒首席调查记者王和岩在香港大学作“财新调查报道——守望正义”主题讲座。深度君选取讲座精华,分享优秀调查方法。点击文章标题,可查看王和岩的代表作。
“专业的报道和清白操守是中国记者自我保护的最好武器。”财新传媒首席调查记者王和岩今年4月在香港大学的“财新调查报道——守望正义”讲座上说。
王和岩引用财新常务副主编张进的话解释何为“专业主义”。她说,最难的不是说出真相,而是说出全部的真相。其中,“全部”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报道全局的把握,二是进入新闻本质。对调查报道而言,这一过程需要记者和编辑付出努力甚至承担风险、承受代价。
王和岩是中国报道政治和经济领域腐败的优秀调查记者,获2015年腾讯“年度记者”称号。她于2005年进入《财经》杂志,曾报道天津司法腐败等多个公职人员腐败案。2009年,她加入胡舒立创办的《财新》,继续调查记者生涯,代表作有谷俊山案、武长顺案、陈良宇案和李庄案等报道。其中谷俊山案报道曾获全球深度报道网2015年度“全球亮光奖”提名。
讲座中,她讲述谷俊山等案件的报道经历:如何从毫无头绪中找到突破口,深入河南濮阳,采访到多位与谷俊山家族有接触的人士。她总结调查报道的实战经验,认为调查没有捷径可走,首先需要搜集资料和寻找人脉。
除了采访对象,工商资料、司法资料和以往媒体报道,都是重要的信息源和背景材料。此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判断非常重要。在调查报道的发表过程中,特别是独家报道,要注意评估和规避风险。
在调查过程中,王和岩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她说,“采访中信源必须是多元的。即使有多个信源,要保证它们非同质。” 她认为,平衡报道不是事实观点的简单罗列,价值判断很重要。对于信源,不能完全信任,要注意互相印证。一个好的调查报道,要确保证据链闭合,逻辑上无懈可击。在技术壁垒高的领域,尤其要注意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
她同时认为,在洁身自好的前提下,记者应谨慎表达,预估报道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伦理问题。报道的录音等证据,起码需保留两年以上。
一些报道在成稿后需要等待时机发表,最长的一等就是一年,揭露真相的兴奋感和成就感几乎已消失。王和岩说,这是在中国做新闻所必须承受的,也是我们和国外同行不一样的地方。做记者多年,王和岩说自己对成就感的渴望已经淡化,在她看来,做调查报道的快乐并非完全来自报道引发的反响,还来自采访的过程。
王和岩也提到了财新编辑和其他新闻同行在工作中给予的帮助。她说,财新的记者在国内媒体中也许不是最好的,但财新的编辑一定是最厉害的,没有之一。调查遇到瓶颈,其他媒体也曾给予她不少帮助。“面对管制,中国的记者是天然的同盟。”她说。
王和岩说,早年做调查报道,她曾认为“突破”是第一位的。她用“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来形容这种状态。现在她认为,调查报道最需要的是稳扎稳打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大胆推理,小心求证。她说,“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句鲁迅的诗是她目前心态的写照。
王和岩,财新传媒主笔、首席调查记者,曾任《财经》杂志记者。长期专于反腐、司法、时政领域调查报道。代表作品:谷俊山系列报道、《审判陈良宇》、《武长顺起底》、内蒙古司法鉴定窝案系列、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案系列,商务部腐败案系列等。天津爆炸事件,王和岩被称为记者会上“总能抢到提问机会的女记者”。2013年获搜狐年度风云记者称号,2014年被评为网易华语传媒年度记者,2015年成为腾讯年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