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报道冲突中的性暴力?
性暴力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禁忌的话题,记者需要很好的技巧才能在不伤害受访者的情况下对此进行报道。在 GIJN 最近的网络研讨会中,资深记者和专家分享了报道战争或冲突中性暴力的技巧,包括如何找到愿意接受采访的幸存者、避免幸存者在采访中受到二次伤害等。
性暴力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禁忌的话题,记者需要很好的技巧才能在不伤害受访者的情况下对此进行报道。在 GIJN 最近的网络研讨会中,资深记者和专家分享了报道战争或冲突中性暴力的技巧,包括如何找到愿意接受采访的幸存者、避免幸存者在采访中受到二次伤害等。
“环境报道联盟”的跨境调查《海洋有限公司》获得了2022年SOPA卓越环境报道奖,这组报道由14间新闻机构和来自13个国家的记者合作进行。他们是如何协调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记者?又有什么调查经验值得借鉴?全球深度报道网采访了参与项目的记者和编辑。
深度报道的编辑希望年轻记者有哪些特质?如何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特质,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如何为新闻事件找到最合适的选题角度?在这篇文章中,《南方周末》编辑吴筱羽分享了她的见解。
深度报道记者的工作常常面临着情绪压力的挑战。报道有时很难推进,发表后也可能带来安全风险,记者也常常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怎么做才能纾解工作中的情绪压力?新闻编辑室又能怎样给予记者支持?肯尼亚记者纳姆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他的方法。
过去七年,艾米莉亚·塞尔坎撰写了几十份关于罗马尼亚官员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和学术欺诈的调查报道。她发现,罗马尼亚现任总理以及国防部长、卫生部长和教育部长等高官的学术论文中都存在明显的抄袭证据,而这些论文都曾帮助他们获得升迁或获得高薪。她是如何通过图书馆找到的公开资料,揭露这一系统性丑闻的?
调查报道和调查记者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电影和纪录片的主题。在今年上映的电影中,我们找到了五部最值得观看的调查电影,主题包括俄罗斯反对派纳瓦尔尼、因揭开真相而被杀害记者们,韦恩斯坦丑闻曝光的幕后和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调查记者们。
搜索引擎是在开源调查中最常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掌握相关的搜索术语,对于快速找到想要的结果至关重要。这篇文章分享了三个提升搜索效率的小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使用限定符号和特定关键字进行搜索。
合适的新闻工具会让记者事半功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8名调查记者,分享了他们今年最喜欢的新闻工具,内容包括数据库、写作工具、开源调查工具、网页监测工具等等。
去年9月,一家以“面对复杂”为信条的新媒体——“正面连接”上线了,除了追求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增量,他们还在试图拓宽理解增量的边界。在“正面连接”上线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如何能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活下来,并展现这个世界视而不见的重要部分。
一篇好稿的诞生,除了前线记者的功劳,后方编辑的角色也是尤其重要的。从一开始对选题角度的把握,到采访过程中与记者的沟通协作,再到拿到初稿时对方向、结构和内容的拿捏,编辑就像是稿件的“产品经理”,在记者和读者之间扮演着“双向翻译”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