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
离开深度报道的乐园,我们都带走了一点东西,一些视角,一些彼此确认、彼此支撑的瞬间。未来,当我们再次遇到棘手的选题,也能想起那两句话:“采访,是永不放弃的艺术”、“我们总会有办法的,总是可以做到的。”
在报道因性别原因蓄意杀害女性的事件时,媒体常常过分集中于惊悚和血腥的细节,或仅仅展示冷冰冰的数据。在 #GIJC23 上,五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分享了报道女性杀戮的技巧。
和不同地区的记者交流中,我还是不断感慨世界的广阔,我从他们那收获了许多建议。那是一种互相取暖,也是为自己打气。想起那些记者对我说过的“You look so young”,我也有了更多冲劲和底气。是的,我还年轻,我还可以做很久。也许,也会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吧。
参会的过程中,我常常和朋友感慨,新闻工作(Journalism)和期刊论文(Journal)拥有共同的词源,即“即时的记录”(jour),而整场大会并不呈现为其乐融融的“思想盛宴”,也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会议(conference)的本意是不同处境和技巧的交换和碰撞。
环境犯罪为犯罪份子创造数十亿美元的年收入,同时对社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其中一些损害更加是不可逆转的。在瑞典哥特堡举行的第13届全球深报报道大会 #GIJC23 的一场研讨会上,普利策中心非洲议题编辑 Madeleine Ngeunga、The Public Source 创始编辑 Lara Bitar 与有组织犯罪和腐败报道项目(OCCRP)环境编辑 Caroline Henshaw 分享了他们有关环境犯罪的报道和建议。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GIJC)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调查记者聚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我们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征集 GIJC25 和 GIJC27 的提案。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编辑。”这是资深美联社调查编辑在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呼吁听众记住的口号。优秀的调查编辑能够让报道更加有力,保护并激励记者。在这篇文章中,三位顶尖的调查编辑分享了8个调查编辑技巧。
第十一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将于今年9月26至29日在德国汉堡举行。为了让大会的议题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在此,我们希望向各地新闻同行征集议题及活动想法。欢迎在2019年2月4日前,通过本文的链接,向我们提交您的建议。
运用数据或技术能给调查报道带来线索、提供思路、实现突破,但前提是,要真正做到让两者为故事服务。对此,“数据工场”的数据新闻编辑陈羽萱从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得到不少体会。
调查报道耗时动辄几个月,对新闻媒体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消耗。在媒体普遍遇上“寒冬”之时,要如何用真金白银、可持续地支持调查报道呢?此次南非深度报道大会的“调查报道的可持续性”研讨会,邀请众多成功存活下来的媒体,介绍他们的经验。
十年前由娱乐新闻起家,2013年始建调查团队的网络媒体Buzzfeed,如今已成美国调查新闻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Buzzfeed内部,娱乐与严肃新闻内容两者如何平衡?Buzzfeed的调查报道理念与操作跟传统媒体相比有何不同?
《国家地理》特别调查组创始人、调查记者、作家Bryan Christy总结调查野生动物走私的要义,他指出:“野生动物走私的报道不是关于动物的故事,气候变化的报道也不是天气的故事,它们是犯罪报道。”
四天时间、1,200多名记者、130个国家、280多名讲者、100多场专题研讨会和工作坊分享——规模空前的第十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在11月19日于南非金山大学顺利闭幕。让我们通过参会记者的镜头与社交网络状态,来回顾大会的盛况。
11月18日,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公布了第七届全球亮光奖得奖名单,头奖由伊拉克和尼日利亚的调查记者摘得,前者突击调查了伊拉克境内失踪的教育资金,后者曝光了尼日利亚的不公正杀戮。
BBC网络搜索专家Paul Myers再度现身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其“网络‘人肉’搜索”研讨会同往年一样座无虚席。他强调,找到人、找对人的关键,在于寻找“特殊标记”(Unique Identifier)。
调查记者时常游走于职业道德的边缘,比如置提供线索的线人于危局之中。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的“调查记者的新闻伦理”研讨会邀请了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创办人陈婉莹教授,以及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调查记者Thanduxolo Jika探讨相关议题。
“每个故事都能找到与科学相关的角度。” 11月16日的“多媒体叙事:科学新闻报道和数据可视化”研讨会上,ScienceLink网站记者分享了如何报道科学新闻及如何使用视觉化工具。
“Fixers”指的是在幕后协助驻外记者的本地人,做着我们看不见的工作,在最后发表的新闻中也没有署名。记者总是居功甚伟,但往往fixer才可能是影响了国际新闻报道的人。
跨境调查报道资料研究专家Margot Williams收集了大量美国和全球数据库,为进行调查报道储备了丰富的资源,并建议记者在为调查着手收集资料之前核对搜索清单
教学有方,学生调查也能比肩主流媒体报道,产生影响力。11月16日上午,在第十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数据与调查报道教学方法”研讨会上,记者Paulette Desormeaux的分享提供了调查报道教学的一个成功范本。
第十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于11月1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正式开幕。菲律宾媒体Rappler的多媒体经理Patricia Evangelista在开幕论坛上讲述调查记者如何把人性注入数据。
明日(11月17日)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将从”曝光人口贩卖和奴役劳工”开始。全球深度报道网资源中心提前发布了报道人口贩卖议题的资源库,供与会的全球130个国家的调查记者预热。
两年一届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通常将集中在不到五天的时间里,通过100多场研讨会、工作坊等环节,给予深度报道记者快速“充电”的机会。而自16年前于欧洲诞生以来,在每届的五天以外,我们逐渐看到,全球大会的影响正从一个个受益的记者个体扩展到更多元的组织和更广阔的地区,给各地的深度报道实践、新闻素养水平带来积极改变。
2017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将于11月16-19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至少六名普利策奖得主将在大会上分享观点与经验,内容涵盖商业调查、数据新闻等。
每两年一届的全球亮光奖再度回归,今年有12篇调查报道佳作从67个国家递交的211份申请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入围作品。最终获奖作品将于11月在南非举办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