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工具和技巧
从网页监测到文件共享 调查记者的非常规工具 | 调查工具箱
今年5月,国际记者中心(ICIJ)发布了全球编辑部技术报告,他们给全球记者和编辑室管理者发放问卷,探讨编辑室的技术实践。报告指出,记者运用的数字技术十分有限,问卷中列举了23种数字技术,大多数新闻编辑室只使用了其中4种,而且都是基础技术。即使在当下的数字媒体大潮中,现实仍是如此骨感。所以,能掌握多几样数字技能,例如利用数字工具进行信息搜索与核查、提高保障网络安全的能力等,记者们就能跑赢平均水准了。
今年5月,国际记者中心(ICIJ)发布了全球编辑部技术报告,他们给全球记者和编辑室管理者发放问卷,探讨编辑室的技术实践。报告指出,记者运用的数字技术十分有限,问卷中列举了23种数字技术,大多数新闻编辑室只使用了其中4种,而且都是基础技术。即使在当下的数字媒体大潮中,现实仍是如此骨感。所以,能掌握多几样数字技能,例如利用数字工具进行信息搜索与核查、提高保障网络安全的能力等,记者们就能跑赢平均水准了。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掌上阅读渐成主流,受众获取信息日益便捷丰富,但与此同时,内容趋于同质,泥沙俱下真伪难辨。当此之际,“澎湃新闻”“红星新闻”相继上线,以打造全国有深度与思想的新闻平台为发愿,在内容、渠道等模式上屡屡创新,频获业界关注,成为国内媒体转型的“澎湃模式”“红星路线”。
“调查报道之所以广受尊崇,勇气是一部分,对专业主义的恪守和遵循则更为宝贵。”前《南方周末》特稿编辑叶伟民以他本人一次暗访经历为例,分享调查伦理、调查规划及采访突破的技巧。
今年10月,第三届“报道亚洲”亚洲深度报道大会将在韩国首尔开幕,马来西亚著名政治漫画家祖纳(Zunar)受邀担任主讲嘉宾,将莅临大会作主题演讲。如何以漫画形式行使监督的权利?政治漫画创作与调查报道的理念如何贯通相连?10月6日的大会晚宴上,祖纳将作分享。
2018年7月,泰国少年足球队在清莱被困洞穴的新闻牵动国际社会的心。12个男孩与他们的教练在山洞中被困17天,救援难度极高,各国都派出了精英潜水队前往参与救援。本周的数据新闻精选将给读者分析BBC、《纽约时报》等媒体所做的可视化作品的优劣,同时,也看看Al Jazeera如何把全世界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的活动呈现在一个可视化作品里。
特报部团队由江苏新闻广播建立,专门深入报道地方的问题,在上篇文章中,深度报道网已邀请刘海涛介绍了报道团队组建的历程、架构、工作流程和操作选题的思路。本文将透过两个案例, 进而分享团队的经验。这两个案例显示了该台通过深度报道,推动社会问题曝光。
2011年,江苏新闻广播成立了特别报道部(以下称特报部),负责突发新闻报道、深度调查报道。8年来,特报部完成了超过1000篇各类报道,其中一批深度调查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影响,推动了多个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
在假新闻与伪科学盛行的时代里报道全球气候变化绝不简单。对于科学家来讲,气候变化这个话题仍有分歧。作为信息传递中介的记者,我们怎么把复杂问题的本质说清楚?如何在确保事实准确的基础上讲述能够吸引读者的故事?这些问题,对帮助普通人了解气候变化这个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有着重要的意义。
调查报道需要记者花费大量时间在文件的海洋中搜寻蛛丝马迹,查证消息来源或分析数据。作为调查记者,我有太多故事想去跟进、去报道,如何提高效率呢?我靠的是以下一些工具。
数据新闻越来越来吃香,世界上有哪些新闻院校设立相关项目或课程呢?教学水平如何?女性的裤子口袋真的比男性的小吗?哪些品牌的牛仔裤口袋较大?本期数据新闻精选分享两则动态:一份有关全球数据新闻教育现状的研究;一篇严肃探讨裤子口袋大小问题的可视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