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Category Old

深度报道大会

24 篇文章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网络“人肉”搜索关键:找出“特殊痕迹” | GIJC17

BBC网络搜索专家Paul  Myers再度现身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其“网络‘人肉’搜索”研讨会同往年一样座无虚席。他强调,找到人、找对人的关键,在于寻找“特殊标记”(Unique Identifier)。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新闻调查职业伦理:何处底线?如何自省? | GIJC17

调查记者时常游走于职业道德的边缘,比如置提供线索的线人于危局之中。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的“调查记者的新闻伦理”研讨会邀请了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创办人陈婉莹教授,以及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调查记者Thanduxolo Jika探讨相关议题。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驻外记者与本地Fixer的“爱恨情仇” | GIJC17

 “Fixers”指的是在幕后协助驻外记者的本地人,做着我们看不见的工作,在最后发表的新闻中也没有署名。记者总是居功甚伟,但往往fixer才可能是影响了国际新闻报道的人。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跨境调查从何入手?全球数据库为你引路 | GIJC17

跨境调查报道资料研究专家Margot Williams收集了大量美国和全球数据库,为进行调查报道储备了丰富的资源,并建议记者在为调查着手收集资料之前核对搜索清单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学生调查登上主流媒体?十条教学黄金准则是关键 | GIJC17

教学有方,学生调查也能比肩主流媒体报道,产生影响力。11月16日上午,在第十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数据与调查报道教学方法”研讨会上,记者Paulette Desormeaux的分享提供了调查报道教学的一个成功范本。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报道工具和技巧

报道资源指南:如何报道人口贩卖和现代奴役?

明日(11月17日)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将从”曝光人口贩卖和奴役劳工”开始。全球深度报道网资源中心提前发布了报道人口贩卖议题的资源库,供与会的全球130个国家的调查记者预热。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让调查新闻更专业:解析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亚洲影响力

两年一届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通常将集中在不到五天的时间里,通过100多场研讨会、工作坊等环节,给予深度报道记者快速“充电”的机会。而自16年前于欧洲诞生以来,在每届的五天以外,我们逐渐看到,全球大会的影响正从一个个受益的记者个体扩展到更多元的组织和更广阔的地区,给各地的深度报道实践、新闻素养水平带来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