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工具和技巧
干货 | 国际船只追踪平台精选
“代码是一切,”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 、资深调查记者Giannina Segnini在分享中表示。她认为,在做与货运、贸易和船只相关的跨国调查报道时,国际代码至关重要。Segnini推荐了几款追踪国际船只的检索平台,帮记者迅速找到船只详细信息
“代码是一切,”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 、资深调查记者Giannina Segnini在分享中表示。她认为,在做与货运、贸易和船只相关的跨国调查报道时,国际代码至关重要。Segnini推荐了几款追踪国际船只的检索平台,帮记者迅速找到船只详细信息
自从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以来,各界舆论纷纷,而计划生育和二胎政策的影响分别是什么?放眼世界,中国的生育率水平几何?深度君精选全球生育率及其影响的数据图和可视化案例,推荐可视化简易做法、工具、代码,看看介绍动手学起来吧。
全球深度报道网成员在2015挪威大会上投票决定下一届大会将于2017年在约翰内斯堡举办,主办方为全球深度报道网成员、位于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的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Workshop和非洲调查报道年会的赞助方Power Reporting。
准确清晰是新闻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而目前快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则让事实核查成为一道难题。如何才能快速完成报道任务,同时保证其准确度呢?编辑部里标准的事实核查制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又如何保持?成功带领团队斩获数项新闻大奖的瑞典公共电视台Mission Investigate节目总编Nils Hanson在2015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介绍了他们制作高质量新闻节目的秘诀:逐条核查制度(line-by-line check system),也即出版前质量控制程序(pre-publication quality control)。深度君带来独家分享,并附上新闻事实核查清单,供各位参考。
2015年5月12日15时05分,尼泊尔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是81年来最强地震。身处灾难之中的当地媒体人反应迅速,以数字媒体优先和平衡、全面的视角关注民生、揭发救援内幕。深度君特约《尼泊尔时报》主编Kunda Dixit谈亲历灾难现场的媒体报道。
用可视化地图展示数据直观好看,但工作量很大——除了建立数据采集标准、维护庞大的数据库,还需要确定数据的衡量标准,考虑调整因素等。上述每一步都要避免跌入“陷阱”,因为一旦漏算现实条件,结果有误,就会误导读者。深度君搜集经典案例,帮你找到数据新闻的标准所在。
只听说过政府监听民众,没听说过政客反被“监听”?数据的威力到底能有多大?有丹麦记者突发奇想“偷窥”政客,还做成了好玩的可视化作品,并斩获大奖。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搜集数据又是怎么玩转可视化?深度君带来独家解读。
随着各国政府机构的数据公开、打击贪腐的国际组织合作愈加深入和新闻界数据使用及跨国合作日渐成熟,跨境调查成为当今调查新闻的热点。全球深度报道网经授权刊载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国际新闻界的跨境调查与全球治理》一文,解读目前跨境新闻调查的典型案例和发展趋势。
数据可视化作品,并非数据+可视化这么简单.好作品既要事实精确、有深度,也需要提升传播效率和提供好的阅读体验。那么怎么做才能挖掘数据价值、适应读者需求,同时展示新闻内涵?深度君挑选了八个全球各地的可视化作品,供您取其所长。
网络搜索专家Henk Vvan Ess重视新闻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枯燥的“Fact Check”(核查事实)在他的探索下变得有趣而高效。挪威大会上,他以谷歌和推特为例,展示了核查事实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工具和准则。
2014年8月,美国记者James Foley被伊斯兰国(ISIS)恐怖分子斩首的影片震惊全球。出现在影片中的刽子手“圣战约翰”(Johajid John)之后还参与处决多名外国人质。2015年2月26日,”圣战约翰”的身份被确认后,网络搜索专家Henk Van Ess接到《每日电讯报》的委托:一个小时内找出其家人的信息。他会怎么做呢?
BBC互联网研究专家、搜索大牛Paul Myers再次现身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祭出自己的IP搜索神器,场场讲座爆满。小编把现场学来的干货分享给大家,让你分分钟get“人肉”搜索技能。
10月13日,荷兰安全委员会公布马航MH17空难调查报告,指飞机是被俄制“山毛榉”(Buk)导弹击落。这一结论的部分依据是驾驶舱残骸中发现的弹片样式,而另一部分,则要归功于一个公民记者团队——由英国独立记者和博主Eliot Higgins负责的调查网站Bellingcat以及与之协作或同步展开调查的各国媒体记者们。
10月10日晚,第六届全球亮光奖获奖名单于2015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举办地挪威利勒哈默公布。最终,来自黑山共和国的调查报道“邪恶联盟(Unholy Alliances)”,巴西的调查报道“烟草帝国(Empire of Ashes)”从12名最终入围者中脱颖而出,夺得“全球亮光奖”的殊荣。同时,乌克兰新闻作品“解密亚努科维奇(YanukovychLeaks)”由于揭露了前总统背后的腐败网络而获得“卓越奖(a citation of excellence)”。深度君为你带来获奖作品一览,看看他们报道的成功之处。
2015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的亮点之一是跨境报道。今天的腐败调查记者不再是孤单英雄,而有监察贪腐的NGO组织、专业调查公司以及FBI前探员提供的专业技术和数据支持。调查记者与这些“跨界高手”是如何协作?NGO和专业调查公司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最有效地获取线索?来自透明国际、专业调查公司Mintz集团的主管和前FBI探员分享了他们助力调查新闻的技能、心得和建议。
科技的迅速发展促使轻快方便的移动端成为媒体抢占市场的热点,新闻产品也愈加重视读者偏好和用户体验。什么才是一款新闻app的必备修养?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在2015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美国新闻网站ProPublica的新闻应用开发员Lena Groeger分享了几大通用设计原则。
在大数据和新媒体时代,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次深度报道大会更是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大会汇集了许多前沿的数据分析思维、技术和工具,为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们提供了新的调查视角和途径。
英士国际商学院客座教授Mark Lee Hunter认为,调查报道之所以费时长、成本高,很重要的原因是方法不当,缘木求鱼,媒体人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的大海中。如果方法得当,知道如何使用假说,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荷兰网络搜索专家Henk Van Ess再次向中国记者推荐微博搜索利器,这次还有手机APP版本。调查记者们,是时候抛开呆板的微博搜索,试试这些酷到没朋友的工具了!
可视化新闻报道技巧多样。2015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教授Brant Houston、IRE执行总监Mark Horvit及培训主管Megan Luther分享了如何选用数据、如何用数据让新闻更可信以及制作发布数据可视化时的注意点。
《偷渔》(pirate fishing)是半岛电视台去年发布的一款交互式新闻游戏,讲述了记者在西非国家塞拉利昂调查非法捕鱼的故事。在挪威利勒哈默举办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半岛资深记者Juliana Ruhfus分享了这个项目背后的故事。
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Henk Van Ess是调查记者中的网络搜索专家。他精通谷歌、推特等网站及衍生软件的使用。利用网络确认信息、寻找信源,他更有无穷妙招。此次大会,Henk特别向中国记者介绍了几样利器。利用它们来做调查报道,比起传统手段优势明显。
去年,路透社发表题为《同志资本主义》(Comrade Capitalism)的重磅调查报道计划,连发九篇文章,调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关的政商关系。报道主力、路透社驻英国记者Stephen Grey和莫斯科调查报道部门领导Roman Anin在“调查克里姆林宫的金钱”分会场为大家展示调查过程并分享经验。
调查报道的关键之一,就是锁定要调查的对象。在规划跨境金融报道时,银行因为资料全、公开度较高,信息相对可信等优势更容易成为调查线索的突破口。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开展的两个调查报道项目“Swiss Leaks”和“Evicted and Abandoned”分别从汇丰银行和世界银行的数据入手,且经过了严谨的数据分析和验证步骤,成为跨境金融报道的典范。
来自数据新闻机构Journalism++的Anne-Lise Bouyer和瑞士记者Sylke Gruhnwald发起The Migrants’ Files,将多国记者及机构联合起来,组成跨国协作团队,报道移民故事,关注难民处境。
2015挪威全球深度报道大会汇集140余个国家的900多名参会者。三天会议内容紧凑,第一天就有20余场会议和讨论,13场数据新闻工作坊。在调查新闻教学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士宇老师分享了他指导的北外学生媒体《107调查》的深度报道。
首日大会亮点
今天,全球深度报道网的执行总干事David Kaplan等人将主持大会的开幕式;接下来,五位勇敢的资深调查记者会以“险象环生的调查报道”为题,进行主题演讲,内容包括他们被控告、暗算和受暴力袭击的经历,以及如何从政治、法律和新闻操作上反击和对抗的策略技巧。
调查新闻怎么教最有效?如何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陈婉莹教授将主持“调查报道教学的方法”的专场讨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士宇老师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Mark Lee Hunter将分享他们开设调查报道课程及学生参与调查报道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