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白到入门做报道:如何追溯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金钱运作
在假新闻与伪科学盛行的时代里报道全球气候变化绝不简单。对于科学家来讲,气候变化这个话题仍有分歧。作为信息传递中介的记者,我们怎么把复杂问题的本质说清楚?如何在确保事实准确的基础上讲述能够吸引读者的故事?这些问题,对帮助普通人了解气候变化这个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球深度报道网(gijn_cn)邀请了关注环境与科技的记者Echo Huang,分享她越南之行的所见所闻和与各亚洲国家记者交流分享的经验技巧。
我在六月份参加了一个由路透社基金(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s) 举办的工作坊,主题是追踪应对气候变化资金的来龙去脉(Climate Finance Workshop)。通过五天紧张的上课加实践,我对气候变化报道的方法和资源有了新的认识,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
利用开放资源 了解复杂概念
什么是Climate Finance呢?这是我们上课第一天的问题。当天我们首先做了一个快速考试,都是是非题,目的是来考察我们对于基本概念的认识。比如,什么是巴黎协议(Paris Accord)的目标。这个测试有两次,分别在第一课和最后一课,我也从开始的一头雾水,进击成能答对10题中的8题了。
作为每个月都会涉及全球变化议题的记者,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个领域的误解还是很多的。这绝对不只是我个人的情况:在赶稿压力下,即使我们看论文写报道,很多时候就是看个总论和结论,以至于很少能够问出有深度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基本概念了解不清楚,也不知道该去找谁,问什么。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第一天的任务就是解构Climate Finance的概念。我们的做法是先在网上阅读气候变化的相关内容,然后列举具体的例子,比如这个大概念涉及各国政府出资成立的气候基金会,政府能源补贴,减税,碳市场,企业捐赠等手段。以主要的气候基金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开放的数据去追踪基金的运作——比如什么国家每年贡献了多少钱,用于什么项目。
Climate Funds Updates 网站是一个比较细致的工具,从上面可以下载最新的数据,了解各种基金的去向,包括国家允诺与实际贡献的金额对比。通过这个工具,我查出,巴西是中国气候相关基金的主要捐赠对象之一。英国的新闻网站Carbon Brief 也用可视化展现了上述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我们也尝试用Tableau将数据可视化,解决了比如“中国主导捐赠的基金流到了哪些国家”,”亚洲地区哪些国家受到的捐赠最多”等等的问题。可惜Tableau很贵,对于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为主的新闻机构来说,仍然是一种负担。
对于这些资源,使用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1.要说明网站的性质,联合国的、非营利性机构的网站,相对来说会比较可靠。
2.网站数据不是完美的,因此可以对比几个网站对于同一项目的数据差异。有时候故事就藏在数据差异中。
3.当前绝大多数公布的气候基金是政府的、公开的,还有很大一部分私人捐助的基金则需要进一步验证,可以尝试联系这些私人或单位捐助者了解详情。
实地考察 解构金钱来源
了解基本概念以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复杂的数字转为平实的语言。
这个为期五天的工作坊中,有一天是在河内做实地报道,主题是生物燃气。我们走访的项目在河内的农村地区,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后院,以基本的农耕养殖业为生计,这个国家的猪肉产量高达全球第六位,养活了本地人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当地还利用猪的粪便转化为沼气,其中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对气候的影响力是其他诸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80倍。
采访的这几家农户的设施是在荷兰非盈利机构SNV帮助下建立的。虽然采访前,有项目的工作人员介绍了大背景,一天结束以后我还是很迷糊,因为报道是拼拼图的过程——有了事实采访这些一个个小版块,但没有对照的参照图,大框架,是无法成功的。所以当晚,我们几个记者坐下来,一起用推导图的形式一步步推,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找到主线—究竟这个东西和气候基金有什么关系?钱是怎么花出来的?
我们从“猪-生物燃气装置-SNV-SNV资金来源-荷兰政府-其它国家的企业通过参与有组织认定的碳市场交易”的过程一步步找资金来源。比如除了政府资金,碳交易的原理就是利用金融工具推动减排。用生物燃气例子来说,项目减少的碳排放可以转换成碳信用(carbon credits),一个欧洲的航空公司可以买这些信用点数,去抵掉自己的碳排放。当地的生物燃气项目也因此得到了资金可以持续发展。
SNV正是建立起越南其中一个主要的生物燃气项目的主要推动者。在帮助当地减少由于猪粪带来的土地污染问题的同时,防止了猪粪分解后产生的甲烷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个更清洁的厨房,减少室内污染,同时还减少了碳排放。因为装置可以把猪粪产生的甲烷用装置补抓起来,然后连接到厨房用气燃烧,这样防止了甲烷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加剧温室效应。
第二天所有记者用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了相关的写作训练,包括做选题报道(候选题目+开头几段内容),回去再撰写各自的故事。
上面这个线索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脉络—从外国政府出资到帮助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金钱实在的流动去处。也正是走访五家村民考察项目的经历,加深了我对于普通人如何参与到环境应对里面来的认识—面对复杂的充满争议的话题,与其花时间在争论上面,不如做实际的事情,通过这些事情带来的实际影响是最有帮助的,哪怕当地的人不一定知道什么是气候变化。
带着这种报道的心态和探寻数据的能力,我们12个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记者回去各自开始探索如何在本国做报道。比如我自己就将这次生物燃气探寻之旅写出来去探索其他新能源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的可能性,有印度Economic Times的记者写了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商机,美国环境新闻网站Mongabay驻印尼的记者探讨了印尼如何利用绿色财经发展环保项目。
特别是关于数据探索的能力,有几点总结:
1.首先是利用好项目已有的公开资源,比如SNV就有年报,可以看到他们的资金来源是荷兰政府。
2.培养多个渠道求证,多次求证的能力。比如SNV的项目中我现场问了一次项目能够减排的量,然后回来觉得不明白怎么算出来的,就再发邮件问了一次具体的计算方法, 还抓到了一个最新的数据更新。这个对于保持最新的资讯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给读者最新的东西。
3.利用好人力资源。比如这次我在看越南的能源组成情况的时候,因为不会说越南语,所以在政府网站上找不到详细的数据。最后我是问工作坊中认识的记者她问了当地主管能源的部门得到的越南过去近五年的能源组成情况。这对于写作中大背景的了解很重要。
如果说来这次工作坊之前我是小白,那么现在至少知道如何在这个复杂的领域提问题,也算是入门了。
编辑/Vickie Liang, Lizzy Huang
相关阅读:
Echo Huang是财经媒体《石英》(Quartz)的驻香港记者,主要报道中国的环境与科技。此前,她毕业于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取得新闻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