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说谎,陷阱在哪里?
编者按:记者该如何判断线人说没说实话呢?《滚石》杂志去年11月的校园强奸案报道成了失败案例,正是因为记者未经证实就轻信所谓受害者的叙述。非洲调查报道中心网络(African Network of Centers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的法律顾问Heinrich Böhmke回顾此事件,提醒记者应该多参考法律规范,即使信源的叙述很有说服力,语气沉稳,前后说法也一致,也要以严格标准判断其可信度。
《滚石》杂志的编辑Sean Woods和其他同行一样,最不想接到记者的认错电话,但这样的事还是在2014年12月发生了。《滚石》的一位记者告诉他自己现在一定要站出来,对所写的报道负责。这篇报道揭发了一起可怕的校园强奸案,嫌疑人是弗吉尼亚大学兄弟会的男生。
报道不仅刷新了这本经典杂志的阅读量,还让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原因很简单。报道叙述了一位年轻女孩被强奸的经历,她控诉约会对象引诱自己到兄弟会的一处房子,致使她在地板碎玻璃上被七个兄弟会新成员轮奸。报道所采取的立场是:受害者的经历代表了女学生在美国校园遭遇的“风气”。而大学回应时采取辩护的口吻,带搭不理,更加纵容了这样令人发指的罪行。
Sabrina Erdely是《滚石》的资深记者。她的报道《一起校园强奸案》发表前经过了事实校对员、编辑和法律顾问的三重审核。但其他作者,尤其《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毫不费力地指出了报道的缺陷:往好里说,这篇报道算得上核心主张完整,但是事实片面、虚假;中肯地说,Erdely轻信了一位渴望吸引关注的青少年,只要有基本的调查报道知识就能发现她叙述的破绽。往坏了说,受害人Jackie的叙述本来就是一场荒谬的骗局。Erdely报道这个事件,只是因为这和她对大学生“富二代”行为方式的荒诞想象相契合。如Cathy Young所说,文章作者“特别热衷于鼓吹,像信奉宗教一样信任强奸指控”。
没过多久,这篇报道在美国报纸和博客上被批得体无完肤。《滚石》联系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院长Steve Coll,简单明了地向他介绍了情况。2015年4月初,Steve Coll发表评论文章。他发现,记者和编辑过于信任单一匿名信源,即受害女孩Jackie 。记者和编辑对她的情绪特别小心,也没多加思考。《滚石》杂志同意,调查的范围、甚至问什么问题都由Jackie说了算。
Erdely错在没去求证关键事实,例如被控的强奸犯是否真有其人,Jackie对朋友同一时间的叙述与她采访所说是否相符。她违背的媒体准则还不止这些。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将这篇报道称作“一场无底的骗局”,因为Erdely和她的编辑不仅错引了对话,也没有给嫌疑人回应或否认这些严重指控的机会。
Coll的文章激发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解读,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叙事性新闻的陷阱在哪里?报道在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而使专业新闻蒙羞?对《滚石》的讨伐声中,人们也意识到此事件也为整个新闻行业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Erdely报道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她自己会犯,而且有故意的嫌疑,但其他错误也是许多新闻从业者常犯的。报道有一个错误没有引起足够注意:因为Jackie复述的故事很连贯,而且她自己表现得很“自信”,所以作者认为她更可信了。许多新闻记者曾掉进这两个陷阱。
Coll提出,Erdely“曾因为Jackie提供的细节过于生动而有过‘一丝怀疑’,比如砸烂的桌子上的碎玻璃。但Jackie‘很自信,且叙述前后一致’。”Erdely在Slate的采访中再次提到了Jackie叙述的高度连贯性,她因此相信了Jackie。她回忆道,每次采访中,Jackie说的所有细节都是一致的。
做事实校对的人花了四个小时打电话校对Jackie的说法。他也对Jackie生动、连贯的陈述印象深刻。“她不仅仅是在回答‘对对对’,而是在纠正我。”
因为一个故事前后没有出入就认为它可信,调查报道就会在陈述证据时犯错。丑闻揭发和法律业相比,是一个年轻的行当。记者们最好非常小心,可以参考法律界用来判断证词是否一致的“排除规则”,也来制定一条规则。和常识不同的是,一个证人重复他在之前场合作出指控,并不能提升叙述的可信度。因为这个证人很可能是在持续撒谎或是说真话。持续性本身并不能说明叙述内容是否有操纵的嫌疑。
当然,如果一个证人有编造事实的嫌疑,前后证词的连贯性就是最有力的反驳。事件刚发生时的证词也很重要。但法官和陪审团通常无需得知原告此后是否复述了控诉细节。这是因为在逻辑上,自证是没法证明可信度的。
前后叙述一致并不能提高可信度,而叙述不一致确实能证明证人不可信。Jackie的叙述中当然有明显不一致的地方,但Erdely并没有努力挖掘它们。
衡量信源诚实与否,态度是另一个不靠谱的参数。Erdely从Jackie的“自信”中判断出她是否在说实话的准确几率,只比扔硬币稍微大一点。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腼腆并不代表什么。Jackie在对话中的自信显然提升了她在Erdely心中的可信度,而在另一些场合中Jackie表现的害怕和沉默也起到了相同效果。这说明把态度作为诚实与否的客观标准是不可靠的。
但这不是说态度不重要。经验丰富的记者往往对一个故事有“第六感”。这种感觉来自于采访对象的眼泪或是微笑,他们直白的讲述方式,来自于合作、让步以及像真诚这样难以捉摸的品质。然而最严谨的记者,不会仅凭态度就给采访对象送上真诚的花环。即使记者没有像法庭审判那样分析他们的采信标准,他们也会检查叙述是否存在矛盾、观察是否可靠、是否有偏见。他们严肃思考过指控的合理性,并寻找证据证实违背常识的叙述。以上这些,再加上好的态度,记者在调查报道的反复验证里才能得出:这个信源是可信的“感觉”。
如果仅凭对方悲伤啜泣、眼神沉稳或者握手热情这些迹象来判断他/她是否真诚,那么误判的风险很高。那这样的报道可能被刻板印象所控制,沦为通俗心理学调查,或者像Erdely一样以偏见来核实事实。
调查报道本身就容易引发争议。如果调查目标重要、资料丰富、报道风险大,就会激起很多方面不约而同、带有偏见的巨大反应,报道也因此受到影响。一篇报道的影响越大,那些愤怒的呼声就越强烈,律师的声明就越义正言辞,一些锱铢必较的评论家就越容易站在道德高点发表评论。在文章发表前事先严谨细致地检查,这样总比在话题升温之后,让对手手握把柄、吹毛求疵好得多。Coll的报道评论提到了不少新实用建议,能帮记者避免犯类似的错,不至于打认错电话。此外,经典法律书里也有许多好内容,记者可以参考涉及证据的内容,从多角度看如何判断信源的可信度。
Heinrich Böhmke是非洲调查报道中心网络(African Network of Centers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的顾问。他是南非专业技能研究所(Specialised Skills Institute of South Africa)的培训师和主任。他曾调查举报过贪污和性侵犯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