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天津爆炸案,接力逼近真相
(本文根据8月17日发表在全球深度报网上的英文原文《Chinese Media Investigate Deadly Explosion in Tianjin》有所延伸。)
在官方管制下, 近年来中国大陆的调查报道低迷,但天津爆炸悲剧显示了新闻人蕴藏的专业精神未死。面对全球瞩目的化工业巨灾,记者们不仅赶到现场一线实时跟踪变化迅速的的灾情,还努力进行调查,拷问灾难发生的原因、涉爆公司控制人的脉络、危化物储藏地点何以得到批准和救灾现场的失误。
爆炸发生后几小时,纸媒和网络媒体已聚焦关键的问题, 在同行竞争中接力逼近真相。财新传媒首席技术官黄志敏说:“众多媒体的表现像一次众包,迅速逼近真相,只要不限制,媒体能量惊人。”
8月12日晚上天津滨海新区发生大爆炸。截至17日(周一)上午9时,遇难者增致114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16人,伤者700多人。
以下是爆炸后四天媒体调查的概观,记者查阅公开信息、政府文件、卫星照片,配合现场采访, 力图从碎片中探索真相。
规划和审批
爆炸发生后17个小时,就有媒体调查指出爆炸的危险化学品仓库选址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距离。
13日下午四点多,网易新媒体调查团队《路标》以题为《爆炸点到民居距离小于国家标准》,通过媒体报道信息和地图测绘,发现离爆炸点最近的居民区不到六百米, 不符合国家规定的1000米死线。记者还查找开放商数据,发现”在爆炸点距离一公里范围内,共有入住户数合计5600户,在两公里内,有十几个大型住宅楼。”
文章引用国家安监局2001年颁布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其中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周边建筑的安全距离为1000米。
傍晚七点左右,腾讯财经跟进,发表《天津爆炸背后:瑞海危险仓库为何能突破千米生死红线》。
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发现“瑞海物流成立于2011年,仓库的建设应晚于这一时间,坐落在瑞海物流仓库周边的高速公路、轻轨,以及居民区等,建设时间均早于2011年。”记者还采访万科负责人,万科表示”2010年4月获取土地是周边还是普通物流仓库,并不知道瑞海国际之后改造成危险品仓库“。
腾讯新闻使用卫星地图、测距,进行爆炸前后现场的图片,共标出包括爆炸点在内十六个位置,制作了互动图,显示爆炸点三公里范围内的建筑。可以直观地看到距离爆炸的瑞海公司仓库三公里以内的建筑和交通干线:离爆炸点最近的是跃进路派出所,仅隔200多米。东海路地铁站只有600多米远。而万科海港城、启航嘉园这两个民宅和地铁站都在1公里以内。
一个小时不到,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财经新媒体《界面》发表《天津滨海爆炸致命决定:是谁批准了600米夺命环评?》。记者并采访规划专家。专家表示“先有居民区,在规划危险品仓库,这是致命的错误。“这篇文章现在已经无法打开。
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 《新京报》 在13日下午两点半,首先对“瑞海国际”如何通过环评提出质疑。
《新京报》在网站发表《一问:“瑞海国际”堆场改造工程是如何通过环评的?》,查出瑞海国际在2012年成立初期并没有从事危化品存储的许可证,后来进行了堆场改造。记者发现该公司有两次环境测评报告和公示负责环评的机构天津市环境科学院发表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跃进路堆场改造工程环评公示》,评估称选址合适。
天津环科院的报告还说曾给周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发放调查表130份,收回128份, 得到100%的公众支持选址合适。” 但《新京报》记者走访了多名居住在附近的业主,均表示未见过调查问卷和过公示信息。
一个小时后,同属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澎湃》发表报道《天津爆炸事故企业环评称“选址合理”,环评师正在市里汇报》。记者联系了环科院的环评师求证,还发布了第二次公示原文。
瑞海国际的控制人
爆炸发生后,媒体很快开始调查瑞海国际的背景。
财新传媒在爆炸发生第二天(13日)下午发表第一篇专业分析瑞海国际公司和股东关系的文章。在《详解“8.12”天津爆炸案涉事企业“瑞海国际”》中,财新记者独家到法人只峰的病房现场,还检索企业工商资料,调查瑞海国际的高管、法人、股东和相关的投资公司,并引用物流同行的评述——“听说人脉很厚实”。
《界面》同日发表《瑞海背景神秘 与央企中化存交集》,调查瑞海国际和中化集团的关系,并制作关联图,试图勾勒出瑞海与这个石化巨头若隐若现的关联。这篇文章目前在界面网站已经打不开。
“山川物流、山川国际、鑫纳化工、恒绿制药,这些公司或多或少与瑞海国际存在股东、董事、监事或高管方面的关联。同时,中化的身影隐现其中。”
爆炸发生后第四天(16日)下午,调查有了突破。代持人亲口承认,真实股东隐现。
腾讯《棱镜》记者从瑞海国际第二代股东舒铮口中获得代持事实。舒铮说自己“与瑞海国际并无关联,既不认识瑞海国际法人代表、总经理只峰以及第一大股东李亮,也未参与瑞海国际日常运营,从未以股东身份签署过任何相关文件。”
晚上十一点半,《财经》发文《天津瑞海物流原真实股东隐现》,称有知情人指出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长董培军的儿子董蒙蒙(音)曾是瑞海国际的真实股东之一。
两小时后,《新京报》记者报道称获得天津塘沽多名官员交叉证实,董蒙蒙在瑞海公司持股并参与经营。并称他可能已被带走调查。八分钟后,搜狐网接力,引用两个信源,查出董蒙蒙曾经叫董瑞海。
爆炸现场救灾
《南方周末》13日晚上 发布《天津仓库爆炸,消防员未被告知不能用水灭火》,记者采访第一批到达现场的消防人员,披露了消防员当时未被告知不能用水灭火的细节。
“在泰达医院,一名消防队员称自己是第一批前往火灾现场,当时还没有爆炸。据他介绍,第一批投入的消防队员人很多,“有一百多”。现场并无人告知他们有不能沾水的危险化学品。该消防员说,大家就按照正常途径用水来救火。自己是“二板车”(音),负责给前面的车供水。“开始是一个集装箱,大概喷水10多分钟,听见啪啪啪响,然后集装箱就亮了。先是一个小爆炸,后来就出事了。
《新京报》记者14日下午的报道也证实13日下午看到消防官兵向现场喷射水柱灭火。“2点45分又发生爆炸,消防员用水灭火的方式暂停,一律改为沙子、细土和水泥填埋。”
化工专家曾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危险化学品失火不能用水去浇灭,这是常识。且不论氰化物遇水之后会产生化学武器一般的效果,像电石一类的物质,如果用水去浇,都相当于是在引爆。”
14日晚上9点左右,财新传媒通过多方求证,率先报道12日晚上第一批抵达现场救火的三支队伍属于“编制外”,不属于公安系统的消防官兵,官方一直没有提及这三支队伍的伤亡情况。
财新传媒还采访到知情人士称“当晚最先进入火场救援的,是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四大队和五大队。几支消防力量虽然不属于天津市消防总队,但伤亡也很严重。”
8月15日早上,《南方都市报》发表独家报道《天津港爆炸涉事企业剧毒氰化钠暂存量或超70倍 涉严重违规》。
记者采访了瑞海国际的客户——一个从河北赶来的化工厂老板。据称该厂在瑞海国际存放了700顿剧毒原料氰化钠 “700吨的货物已经荡然无存,只地上依稀还能见到铁桶的碎片,以及一个巨大的坑洞。”
记者根据瑞海国际2013年准备进行堆场改造的报批材料,发现氰化钠最大的暂存量只有10吨,如果是700吨,就超出规定70倍,严重违规。记者还调查发现氰化钠被摆放在露天堆场,而非按照环评报告所说放在危险品仓库内。
报道还在进行中。文中提到的媒体 — 网易、腾讯 、《界面》、《新京报》、财新传媒、《澎湃》、《财经》、《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 以及其他媒体的努力,都将载入新闻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