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主题

鄭若驊僭建媒體報道有根有據 翻查政府多部門檔案還原真相

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僭建已是不爭事實,現在只看如何收場。滿城熱評中,有猜測背後是「政治力量」發功,但是詳細檢視媒體的報道的內容、方法、和消息來源, 可證這趟新聞事件是香港記者近年來在深度報道上最出色的表現。

一:資訊開放

不論鄭會否下台,不管讀者的政治立場,香港和香港民眾是這場風波的最大贏家,展示了香港在地產資訊、買賣和公司註冊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資訊透明、公開,為地產投資者提供方便,讓媒體和民眾得以監督政府。香港應為這種透明度而自豪。

分析有關鄭若驊僭建的報道,可以總結為下面幾個特點:

1)媒體揭露鄭的大宅僭建,都是根據政府部門公開的檔案和文件記錄,記者用合法手續從多個政府部門取得或購買原始材料,反覆核實,小心求證,還原和逼近真相,進而結合現場和當事人的採訪,建立了使用政府文件進行調查新聞的範例。而記者的文章,都有引述消息來源和文件。

2)以事實的披露而言,《明報》以全面和獨家新聞領先,《蘋果》次之,網媒眾新聞表現不弱,三個媒體良性競爭, 你追我趕, 揭起近年來最精彩的一場新聞大賽。其他媒體中,英文大報《南華早報》和調查報道表現強勁的《HK01》,在獨家披露關鍵事實方面,是缺位的。

3)航拍大派用場,《明報》在鄭宣佈獲得任命翌日刊登的獨家照片顯示鄭宅地下設有樓梯口通往下方,  就是航拍而得。政府檔案的圖則上並無該樓梯口的紀錄,顯示屬違規僭建。

二: 檔案

解構《明報》、《蘋果》有關鄭宅的報道,可以看到記者做了大量「查冊」功夫,所涉及部門和官方的公開文件包括:

  • 公司註冊處文件,可以查到註冊公司的股東,鄭若驊名下的海詩別墅4號屋上手業主為富港投資有限公司,股東之一為建築師梁世雄。買方「柏星發展有限公司」,由鄭若驊獨資擁有。
  • 土地註冊處提供樓契 、按揭文件, 物業成交和轉手記錄 。
  • 屋宇署百樓圖網提供樓宇圖則及小型工程記錄。
  • 地政總署測繪處向公眾出售衛星高空圖片。
  • 香港婚姻登記處紀錄。

三: 时序

1月6日《明報》頭版。

1月6日,《明報》頭版《鄭若驊獨立屋疑有僭建地庫 地面層樓梯口疑通下層 建築師:圖則無紀錄已屬僭建》,報道所用文件包括:

  • 屋宇署圖則,自屋宇署取得,顯示獨立屋只有地下、1樓、2樓及天台,面積共約1600呎。
  • 土地註冊處物業轉手契約:由鄭若驊2008年購入4號屋時簽署,文件17頁,33條英文條款,文章報道「唯獨第34條以中文撰寫,內容指該物業將以現有狀況之下由買方購入,買方曾被邀請檢查物業……買方同意及接受該物業之現狀,不得藉此拒絕交易。
  • 公司註冊處文件显示,鄭若驊獨資擁有購入海詩別墅4號屋的「柏星發展有限公司」,上手業主為富港投資有限公司,股東之一為建築師梁世雄。
  • 航拍圖片攝得鄭宅地下設有樓梯口通往下方, 而圖則並無該樓梯口的紀錄,已屬違規僭建。

《明報》記者還兩次去訪鄭若驊的獨立屋旁邊放租的2號屋 「睇樓」(粵語,即看房),證實該獨立屋有約400呎僭建地庫。6幢獨立屋,建築設計類同。

發表文章前一天(5日),《明報》已掌握足夠材料,可以向鄭問反應。記者在鄭若驊位於中環置地廣場律師樓地下電梯大堂追問,鄭走避記者,進出3部升降機。女助手用手阻擋記者,並召保安驅趕。( 見視頻00:42 至 2:20)

《明報》記者追問鄭若驊視頻截屏。

《蘋果》6日也取得屋宇署的圖則, 報道「發現大宅與圖則多處不符」,包括天台玻璃室、地下外牆改動、花園挖建水池等,屯門獨立屋住所疑有僭建,但沒有提到地庫下行樓梯 。是日《蘋果》只將這項新聞放在右下角,不及版面六分之一。

四:迴響

1 月6日,兩報的報道,如在政壇投下重磅炸彈,也觸動了港人的神經,引發大量常識性的問題,譬如鄭若驊是否知道家有僭建?什麼時候知道?為什麼不在知道將獲任命後採取補救措施?特首辦在考慮人選時的資格審查為什麼沒發現僭建?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和前特首梁振英的僭建風雲記憶猶新,這突如其來的新聞引發了所有媒體跟進,要求鄭若驊和特首回應。

當天,鄭中午在中環律政中心見傳媒5分鐘,表示「屋內我並無作出任何結構性改動」,承認「警覺性可做得更好」,就「引起不便致歉」。她只答了3條問題未回應大宅有多少僭建物。讓媒體意外的,是她首次透露鄰居潘樂陶就是她的丈夫。

1月7日,星期日,大批記者在她住處外守候,鄭若驊重申沒有補充。

1月8日,星期一,   鄭若驊宣誓就任。晚上出席法律年度開啟典禮時,未回應大宅懷疑僭建的問題。

1月9日,星期二, 屋宇署入屋調查,後見記者證實鄭若驊夫婦大宅有九處僭建,包括天台屋和地庫。

1月10日星期三,鄭為僭建事現身第二次記者會 , 表示買時「已經是現在的狀况」,但因「我太忙」、經常離港,以及身兼多項公職,導致 「警覺不足」,「無為意」(粵語,即沒留意)。

1月11日,特首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大會, 回應議員質詢鄭若驊僭建案時只一再呼籲對鄭「包容」,表示「明白有人認為鄭若驊說『太忙』、『因公忘私』是匪夷所思、難以想像」,「但如果這是事實,就唯有是事實」。

再有突破

《明報》向地政總署購得的高空圖片。

1月11日星期四《蘋果》報道再有突破,指出鄭稱買樓時已有僭建,但呈銀行申請按揭的資料沒提地庫,該報翻查鄭若驊2008年購入單位時簽訂的按揭文件及樓契,發現當中列明獨立屋只有地下、一樓、二樓和天台,並無任何地庫,而兩份文件均由鄭若驊本人簽署。《明報》本來已拿到按揭文件,但沒用這個關鍵角度報道和分析。

12日星期五,《明報》發表從地政總署測繪處購得的兩張衛星高空圖,首張2007年11月的照片在上市業主梁世雄於同月購入4號屋時攝,顯示未有被屋宇署指為僭建的天台屋和外牆擴建物,第二張衛星照片攝於2008年12月,鄭若驊樓契簽署後兩個月,顯示已有擴建物, 僭建工程應是在兩個日期之間建成。

13日星期六,《蘋果》也刊登了向地政總署測繪處購買的衛星照片,但是增加了一張鄭買下4號屋前,2008年7月、即梁世雄買入大宅後半年、轉手于鄭之前的照片,顯示當時可見天台加建的玻璃屋;地下的原裝外牆亦已拆走,換成僭建的玻璃陽台,意味鄭若驊購入獨立屋前,有關僭建物已存在,也證實鄭所說她買時「已經是現在的狀况」。

《蘋果》增加了一張08年7月、鄭買入房產前的高空圖。

《蘋果》在7日刊登過Google Earth圖片比較天台狀況,但是影像比較模糊。

六:丈夫生意

眾新聞在鄭首度公開透露她的丈夫身份后翌日,1月7日獨家報道《鄭若驊丈夫公司5年接逾8億政府工程 拓一帶一路市場 》。 潘樂陶名下的公司集團旗下有16間附屬公司,在過去5年獲港府批出至少24份合約,總額8.17億港元,報道的消息來源基本來自網上,包括安樂工程集團網頁、政府物流署、貿發局的一帶一路網頁、和佛山统一戰線網站。媒體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僭建上 ,沒有跟進潘的生意可能為鄭若驊帶來的利益衝突問題。僭建可以清拆了事,但潘的生意龐大,與政府存有複雜的關係網,如何能避免利益衝突,不易解決。

 

其他媒體的有意思的細節: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深度报道技巧

跨境调查远洋渔业,《Ocean Inc.》是如何做到的?

“环境报道联盟”的跨境调查《海洋有限公司》获得了2022年SOPA卓越环境报道奖,这组报道由14间新闻机构和来自13个国家的记者合作进行。他们是如何协调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记者?又有什么调查经验值得借鉴?全球深度报道网采访了参与项目的记者和编辑。

深度报道技巧

面对复杂,何以“正面连接”?

去年9月,一家以“面对复杂”为信条的新媒体——“正面连接”上线了,除了追求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增量,他们还在试图拓宽理解增量的边界。在“正面连接”上线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如何能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活下来,并展现这个世界视而不见的重要部分。

深度报道技巧

《纽约时报》团队如何调查战争中的平民伤亡?

今年普利策奖国际报道奖得主是《纽约时报》关于美军空袭造成叙利亚平民伤亡的报道,在这篇文章中,这组报道的参与者分享了他们是如何想到这个选题,以及如何利用开源工具、数据库和公开信息申索而最终完成了这篇重磅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