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精选:为什么你的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
打开你的医保个人账户看看,存进来的钱有变少了吗?根据国务院于2021年4月发布的政策文件,各地最近开始新一轮医保改革,个人账户被弱化,资金转而投入门诊改革等,引起民间争议。不少地方爆发零星的群众抗议活动,武汉于2月8日和15日分别有以退休老人为主要参与者的街头示威,在中国的社会制度下颇为罕见。
2020年1月22日临近半夜,距离当局公告武汉“封城”不足四个小时,黄小玲回答医生称“最近”没有去过武汉。当时民间对所谓的疫情防控政策和意识尚未建立起来,黄小玲的这一个简单回答,令陪诊的丈夫、县小学副校长张新甫事后背负“妨害传染病防治”的罪名,入狱一年、失去26年教职。这是中国首例因“陪诊”入狱的案件,张新甫至今仍在申诉,希望洗脱罪名、恢复尊严。
教师还算得上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吗?2022年11月,河南省新郑市一位高中历史老师在家中猝死,她生前的最后几堂网课曾遭“网络爆破手”入侵。同月,新密市一位教师在上网课期间遭到丈夫家暴。《正面连接》跟十多位在职老师聊了聊,发现老师们面临名目繁多的课改要求、“卷”、疫情等诸多困境,却甚少得到关注。
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2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为什么你的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
出品:三联生活周刊
最近,中国各地开始新一轮医保改革。很多人打开自己的医保个人账户,发现每个月存进来的钱少了一半甚至更多,让许多退休老人深感不解和失望。2月8日和15日,湖北省武汉市两次爆发以退休老人为主要参与者的街头抗议,其他城市也有零星的同类活动,在中国的社会制度下颇为罕见。
因应改革争议,各地纷纷作出回应。武汉医保局的回应是这样的:“改革后,从当期看,大部分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划入会减少;从长期看,所有参保职工都增加了此前没有的普通门诊待遇,特别是患病群众和老年人受益更多。(⋯)不仅如此,改革后统筹基金的规模更大,对参保职工的支付能力更强,对病种的保障更全。”
这一轮改革之前,个人医保账户的资金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职工自己缴纳的,按照工资基准的2%进入个人账户。二是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当中30%进入职工的个人账户,金额和个人缴纳部分基本持平,其余70%进入统筹基金。
2020年8月,中国国家医保局发布征求意见稿,提出调整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原则上控制在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以内,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原则上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划入额度按所在地区改革当时基本养老金2%左右测算,今后年度不再调整。”翌年4月,相关征求意见稿由国务院正式发布为政策文件,各地随后陆续落实政策。
那么,此轮改革对个人医保账户的影响有多大呢?更加关键的问题是,改革的成本由谁来承担?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征求意见稿,“减少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主要用于支撑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提高门诊待遇”。换言之,门诊改革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个人医保账户,这解释了各地开始改革后,很多人为什么会发现自己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
除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这篇报道,BBC 中文网也引述学者指出:“武汉这次(改革)还比较激进的是,把灵活就业人士、也就是个体户的个人账户直接取消了,因为他们没有企业代缴的部分,这样更加剧了‘被剥夺感’。江苏省就好一些,阶梯式一步步,因为国家给了三年转型期。”学者预计,可能抗议之后,武汉会推出一些缓和的措施,但大方向不会变——个人账户将愈来愈弱化。
疫情初期因陪妻子看病,他入狱1年,失去26年教职
出品:凤凰网-在人间 living
2020年1月22日,张新甫的父亲70大寿。张新甫的妻子黄小玲先回到家,夜里难受。张新甫陪她去到县中心医院就诊,经发热门诊转呼吸科。医生看到肺部检验结果,问他们“最近”有没有去过武汉。
“没有。”这一个简单的回答,改写了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命运。“最近”一词模糊了时间,黄小玲理解的“最近”是3、4天,没有想到要提11天前的事;张新甫喝了酒,没有对妻子的回答做声。当时,没有多少人对新冠病毒的潜服期,以至对防疫政策、申报等有透彻的概念。
黄小玲就诊时临近半夜,不到四个小时后当局公告武汉“封城”,23日上午10时实行。23日下午3点,县实验小学召开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报告14天内武汉行程。作为副校长的张新甫参加了工作会议,听闻一系列应对措施后,对学校反映了武汉行程、妻子就诊等情况。同日5点左右,张新甫还特意赶回医院,向护士说明——他们曾在当日11日去过武汉。
此时距离黄子玲就诊不过一个白天。张新甫、黄小玲等听从医院安排进入隔离病房,疾控人员后来了解到张新甫只是陪同家属,本人没有症状,于是着他赶紧离开。
直到2月5日,正和孩子们在酒店隔离的张新甫收到通城县纪委发布的通报,认定张新甫“隐瞒疫情,违规操办寿宴,致隔离结果并对抗组织调查”。据张新甫胞弟章勇甫声称,操办父亲寿宴的是他,陪同黄小玲到医院的也包括他,但他办寿的礼单被调查人员取走后从未归还,也一直没有人找他录取口供。结果是张新甫被开除党籍,2月6日结束隔离即被带走拘留,翌日被带到锡山戒毒所,监视居住。
4月7日,张新甫案一审开庭,检方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单独起诉张新甫。10月,张新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也因此失去26年教职。因有案底,他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失去尊严之下一蹶不振。
张新甫至今仍在申诉,律师皆作无罪辩护。根据张新甫的委托,律师计划在3月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李仁钬律师对《在人间 living》指出,“张新甫案”是中国首例因“陪诊”入狱的案件。“(案发时)张新甫本人并未确诊,没有‘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风险’的可能。此案发生于新冠疫情爆发之初,中国以至世界疫情防控的政策和意识均未普遍建立起来,本不宜用刑法苛责公民个体。并且,原审裁判证据采信和事实认定上存在巨大的问题,已经足以构成启动再审的理由。”
出品:正面连接
2022年11月,中国河南省新郑市的高中历史教师刘韩博被发现猝死在家中。在她生前的最后几堂网课上,陌生人闯入了课堂,播放与课堂无关的音乐和视频、在公屏上涂鸦留言、谩骂老师和学生。这被称为“网课爆破”。根据警方调查,闯入刘韩博的网课的这群“爆破手”很有可能是未成年人。
今年春季的新学期,持续三年的网课结束,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刘韩博老师生前遭遇“网课爆破”的新闻。
过去,教师被视作一份体面的工作,拥有“铁饭碗”、教书育人、拥有权威、受人尊敬。现在,情况似乎有点不一样。2022年11月,河南省新密市一位教师在上网课期间遭到丈夫家暴。豆瓣“教师”小组汇集了大量从教不满五年的年轻老师,里面的帖子似乎描述了跟以往截然不同的教师形象——敏感、易怒、抑郁、牢骚满屏⋯⋯
这是事实吗?教师还是一份好工作吗?是什么让老师们倍感痛苦?
《正面连接》跟十多位在职老师聊了聊。他们分别来自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温州、成都、郑州、乌鲁木齐等城市,大部分都很年轻,其中六位的教龄不满五年,一半以上担任过、或者正在担任班主任,其中三位明确表示自己“想辞职”。
《正面连接》发现,老师们面临的困境各有不同。发达地区的老师要面对名目繁多的课改要求,人口大省的老师逃不过“卷”的压力,小城市的老师还在被体制与人情世故所折磨。年轻老师往往更抑郁,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则意识到,教师如今要面对更复杂的学生和家长。除此之外,过去三年的疫情对每个人都造成了可见或不可见的影响。当代教师的精神状态不好,似乎是显然易见的事实,却隐没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流里。
直到网暴的潮水将那朵粉色吞没
出品:北青深一度
2月19日,网友“熊猫控小唯”在微博发文,提到他的朋友、那位曾经因为染粉色头发而遭遇网络暴力的女孩“鸡蛋姬”郑灵华,已经因为抑郁症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条微博帖文的末尾,“熊猫控小唯”打上了“拒绝网络暴力”和“抑郁症”的标签。据报道,网暴被确认为导致郑灵华抑郁的最主要原因。
从去年8月到今年初,郑灵华一直试图从网暴的漩涡中走出来。一张带着录取通知书看望爷爷的日常生活照,因为照片中的她顶着一头粉色头发,而引来了网友的恶意攻击——“陪酒的”、“妖精”、“夜店舞女”、“外围大学”等各种毫无根据的负面标签贴上来,甚至有人拿她跟爷爷的合照造谣为“老少恋”。
郑灵华尝试过报警、起诉网暴者,以至在罹患抑郁症之后积极求医。然而,抑郁症最终还是如黑洞一样吞噬了她。死讯发布后,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起了以“郑灵华”、“拒绝网络暴力”为关键词的倡议,大家反思——为什么一个女孩子,仅仅因为把头发染成了粉色,就遭到了如此沉重的网暴。
这不是《北青深一度》报道过的第一起网暴案例,郑灵华也不是第一位网暴受害者。然而,网暴并没有因为一个个生命的逝去而终止,就像它并没有因郑灵华把头发染回黑色而停止一样,依然凶如潮水,不知道下一次会席卷到谁的面前。
告别破碎之城安塔基亚
出品:北青深一度
2月6日地震发生时,叙利亚人 Muhammed Abbude 本已带着家人跑到屋外,可是外面太冷了,他又跑回房子里想给妻儿抢回一条御寒的毯子。就是这样,Muhammed 被埋在坍塌的瓦砾下面,直到第三天才被邻居救了出来。
Muhammed Abbude 的房子位于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基亚(Antakya)。目前,暂借土耳其各地、特别是哈塔伊省等南部省份安身的叙利亚难民有超过300万人,他们为避战乱而来到异乡,习惯聚居一起抱团取暖,因此超过百人的大家族十分常见。地震过后,Muhammed 的家族墓碑上新刻上了25个名字。
根据当地习俗,逝者下葬时要裹上白色的“卡凡布”。在伊斯兰谚语中,这意味着无论富贵,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眼下,不光“卡凡布”难找,裹尸袋也缺。从废墟挖出亲人遗体后,只能用临时拼凑的毯子包裹着。
Muhammed Abbude 跟《北青深一度》记者见面时,身处舅舅位于阿达纳市的家里。Muhammed 的眼窝深陷,面色沉重,佝偻着背,正要去参加一位亲人的葬礼。他最近的生活充斥着寻找、认领遗体和告别。
阿达纳是土耳其第四大城市,距离安搭基亚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地震过后有很多人来投靠亲友。Muhammed Abbude 的舅舅家里挤满了前来投奔的男女老少,睡觉时床不够,更多人就躺在花色稪丽的中东地毯上,男女各一间,35个亲戚和 Muhammed 睡在同一间屋子里。
Muhammed Abbude 从叙利亚来到土耳其已有十年,期间结了婚,育有两个孩子。他在安塔基亚一家鞋厂里当流水线工人,钉鞋掌面,是家里的经济支柱,生活拮据但幸福。记者遇到的很多叙利亚人,不只讲述这场地震造成的伤害,而总会提起家乡的战乱。他们在陌生的国家重建生活,学习语言、积攒生计家当,直到这场地震发生,他们经历了十年间第二次一无所有。
接下来怎么办?Muhammed Abbude 不知道。他工作的鞋厂已经停工,如果可以,他想开一家自己的鞋店。“可是我现在一无所有,凭什么去开店呢?”最想从废墟挖出的是什么?他说是一台刚买不久的冰箱,那是他攒了六、七个月工资才买下来的,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
从18楼失踪的猫,被 ChatGPT 救了
出品: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
“不要放弃,尽管可能会很艰难,但要相信猫咪会回来。”
疫情汹涌的12月18日,李晓娅(化名)和丈夫都阳了,发着烧、晕乎乎,提前入睡,没有注意到阳台的门是不是被风吹开了。后来他们猜测,失踪的爱猫“栗子”可能是从18楼的阳台跳出去了。
作为 IT 相关从业者,李晓娅和丈夫一直关注科技前沿动态,早在11月微软刚刚推出 ChatGPT 时,便跟这个“陌生人”慢慢建立起指令、对话、寒暄、聊天的关系。猫不见了之后,去跟一个朋友询问建议,似乎再正常不过。
于是,李晓娅敲打键盘:“家里的布偶猫栗子从18楼跳下去了,没摔死,但找不到它,很担心它在外面,又伤又饿又冷,满脑都想着它平时在家撒娇,傻傻的样子,天天都找不到它,伤心,难过⋯⋯”
ChatGPT 回答:“我很抱歉听到你家里的猫栗子跑掉了,我能理解你的担心和焦虑。跳楼的猫经常会受到一些伤害,所以你很有可能会担心它受到了伤害。然而,有时候猫咪们也会有一些意外的本领,他们可能会比我们想象中更加灵活和健康,所以即使它从18楼跳下去了,它也可能没有受到太多伤害。”
ChatGPT 似乎能给予李晓娅足够的理解和安慰,聊猫时会顺着李晓娅的习惯,称呼猫为“栗子”。根据 ChatGPT 的建议,李晓娅广发寻猫启事,在一楼留了食物和水,在周围撒上栗子熟悉味道的猫砂,却依然没有成功。到此,ChatGPT 一口气给出了七个寻猫步骤,最后一步是“不要放弃,尽管可能会很艰难,但要相信猫咪会回来”。
顺着 ChatGPT 给出的建议,李晓娅终于在楼下的一棵桂花树,发现树枝上挂着一丝猫毛。加上一楼邻居私人监控记录等蛛丝马迹,李晓娅拼凑着猜想栗子失踪的场景——栗子从门缝钻到阳台,因为按捺不住扑抓飞虫而失去平衡,从18楼坠落。18层的高度给了栗子足够的缓冲时间,让他准确找到一棵两层高的桂花树,以树枝作为落点,并且仰赖树枝的弹性卸掉大部分的冲击力,得以生还。
人猫失散的第七天,李晓娅如常按照 ChatGPT 的建议,吃完晚饭后到一楼更换猫砂、猫粮。栗子从楼道外的草丛里犹豫着探出小脑袋头,认出是主人,猛地扑到她的怀中。野外的七天历险,栗子扭伤了左脚,也因为受过苦而更黏人,时刻要往主人怀里钻。
寻猫故事的后续是,李晓娅提出减轻记者的一点工作量,要求 ChatGPT “从记者采访的角度,重新根据这个故事写一篇报道”。记者很快收到了一篇标题为《【头条新闻】AI 治愈人类,18楼跳下的布偶猫奇迹生还,深刻展示人对宠物的情感》的报道文章,谈到人对猫咪的感情,加插了记者探访的细节,描述了人猫团圆的喜悦,文末还不忘自夸了一番:“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了 AI 的巨大力量。”
记者谢过李晓娅,倔强地没有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