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岁的《卫报》如何花20年时间走向数字化?
今年是《卫报》成立的第200周年。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媒体,它的经典性不言而喻,而更吸引人的则是它在时代变迁、技术变革中幸存并保持“年轻”的原因。这篇文章回顾了《卫报》所经历的技术变迁、冲击与挑战,其在时代浪潮中抓住机遇成功实现数字化的过程,或许也能为国内一些传统媒体的转型带来参考。
今年是《卫报》成立的第200周年。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媒体,它的经典性不言而喻,而更吸引人的则是它在时代变迁、技术变革中幸存并保持“年轻”的原因。这篇文章回顾了《卫报》所经历的技术变迁、冲击与挑战,其在时代浪潮中抓住机遇成功实现数字化的过程,或许也能为国内一些传统媒体的转型带来参考。
新冠疫情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在为新媒体创造机遇。如何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媒体的互联网转型?在这篇文章中,来自亚洲各地的专家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包括改变工作流程,建立多元的营收模式等,但最重要的,是改变公司文化和员工的思维方式。
从自闭症少年雷文峰到山东“刺死辱母者”于欢,近期一系列揭露社会痼疾的深度报道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促使官方采取行动,也让公众和业界重新开始探讨深度报道的价值。深度网经授权转载RUC新闻坊对《北京青年报》总编辑余海波的专访,看他如何定义深度报道,以及对做出突破性的深度报道有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