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讲礼貌」的日本,这名记者开启了一场信息开放之战
日本报纸的发行量位居全球之最,但因为「太讲礼貌」的文化,而不太喜欢曝光丑闻,让政客下台的报道,大多出自八卦小报而不是主流媒体。资深调查记者泽康臣正在透过申请信息公开、发起新闻从业人员论坛和新闻教育,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日本报纸的发行量位居全球之最,但因为「太讲礼貌」的文化,而不太喜欢曝光丑闻,让政客下台的报道,大多出自八卦小报而不是主流媒体。资深调查记者泽康臣正在透过申请信息公开、发起新闻从业人员论坛和新闻教育,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对很多调查记者来说,政府网站是他们对一些关于公众利益问题(比如地方规划、发展和支出等)进行调查的起点和数据来源。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记者或者新闻机构建立的“民间数据库”,也能帮你在调查时找到数据,比如本文这份清单。
近年来“大数据”概念兴盛,“开放数据”随之受到各国政府重视并纷纷纳入工作计划。那么现在全球落实情况如何呢?今年5月发布的“开放数据晴雨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越来越多开放数据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涌现。这些项目激发了各地的企业创新,有效推动公民参与,改善政府治理——各方面的社会效益都备受瞩目。而在中国,开放数据也逐渐显示出其巨大潜力。
全球深度报道网的“每周数据新闻精选”(Top Ten #ddj),将分享由社交网络程序NodeXL统计得到的最热门#ddj话题推文。本期内容涵盖全球数据新闻奖主办团队与行业大咖们的交流分享,已故统计学家汉斯·罗斯林的成就回顾,以及全球企业数据开放现状解析等。
开放数据的影响,正逐渐在全球显现——更大的投资回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社会保障与医疗水平……英国开放数据研究所(ODI)的创业挑战项目,激发了一系列的数据创新,并展示了开放数据的巨大潜力。
飞机观测者们观察、记录并拍摄飞机的起降,并关注飞机的注册号和有意思的特点。他们将这些记录放在网上,包括图片、视频和可供辨识的信息,从机尾编号到航行活动。而这类材料,对调查记者非常有用。比如,突尼斯的Astrubal 通过飞机定位网站发现爱时尚的总统夫人总是坐着总统飞机去欧洲玩儿。
纽约市建立网站Vision Zero View,用地图和数据展示了该市五个行政区从2009年至2014年自行车和汽车的车祸伤亡情况。IBM首席信息策略师史蒂文·阿德勒说,这远远不够。要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这还只是个开始。
开放知识基金会刚刚发布了最新版的全球开放数据指数。从3年前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开放政府数据到如今的将近400家,该指数显示出开放趋势正走向井喷。但依据该指数的标准,只有11%的数据库被认定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