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
第一篇关于中国疫苗问题的数据新闻是如何出炉的
上周末,有关疫苗的话题几乎占据了所有社交媒体的注意力。网易数读做了第一篇通过数据新闻呈现中国疫苗问题的文章。通过梳理近五年来引发公众疫苗恐慌的事件,以及近五年来涉及人用疫苗的刑事和民事判决书,新闻发现:疫苗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周期性问题,背后与不合法的疫苗采购密切相关。
上周末,有关疫苗的话题几乎占据了所有社交媒体的注意力。网易数读做了第一篇通过数据新闻呈现中国疫苗问题的文章。通过梳理近五年来引发公众疫苗恐慌的事件,以及近五年来涉及人用疫苗的刑事和民事判决书,新闻发现:疫苗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周期性问题,背后与不合法的疫苗采购密切相关。
自从北京煤改气之后,在过去的九个月里,北京人民难得享受到了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的确,空气的优异程度创下了近年来之最。《金融时报》从Nasa的卫星数据中,收集了2005年1月到2018年5月间,二氧化氮浓度可视图。
此外,记者Xaquín G.V.根据网民在Google上的问题搜索记录了一份可视化日记。他发现,北美人和东亚人总需要修理马桶,前苏联国家的人要修洗衣机,这是怎么回事?
全球深度报道网将于本周起推出中文版简报,在此邀你订阅!全球各地的优质深度报道、数据新闻、报道技法分享、公开数据平台等等资源——深度君每周都会进行搜罗精选,整理打包送达你的邮箱。
不论规模大小,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已意识到数据报道的重要性,及其背后蕴藏的技术、时间等各种成本。对于预算和人手都十分有限的小型媒体机构而言,数据新闻是否值得投入?若答案为肯定,又有哪些路径可循?
媒体推出的可视化新闻良莠不齐,水准忽上忽下,却少有懂行的同行或读者给予反馈。本周的数据新闻给读者介绍由Perceptual Edge网站创始人、信息视觉化专家Stephen Few提出的一个标准化衡量规则,评价可视化是否达到了必要的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据在当下的新闻报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据挖掘、处理与可视化呈现等也逐渐成为记者技能库的标配。深度网经授权转载腾讯全媒派(quanmeipai)最新的数据报道工具整理,以飨希望精进数据技能的记者。
超级飓风和台风过去来数周接连袭击美国和中国东南沿海,气象图频频进入公众视野,本周数据新闻精选关注预报图的色彩和形状,探讨如何通过改进视图设计以达致最佳传播效果。
数据可视化并非今日才有,五六十年代的《纽约时报》已经出版了大量类似的作品,作为插图的一种。另外,本期数据新闻精选还会看看印度的嫁妆问题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