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新闻
每周数据新闻精选 | 朝鲜导弹瞄准何处?谁在支持法国新总统?
本期来看看法国新总统马克龙支持者的群体特征,朝鲜频频试射导弹所可能覆盖的背后潜在打击地区,可视化如何帮助我们更好认识自己的城市,以及用数据图来观看马拉松。
本期来看看法国新总统马克龙支持者的群体特征,朝鲜频频试射导弹所可能覆盖的背后潜在打击地区,可视化如何帮助我们更好认识自己的城市,以及用数据图来观看马拉松。
尽管这份报道对于推动当局治污的影响尚有待观察,但它与越来越多类似的环境故事一道——见于印度媒体IndiaSpend、第三极项目等——揭示了公开数据以及运用多媒体记录与展示环境实况在此类报道中愈发重要的作用。
本期分享主要关注几个优秀的可视化案例,包括对气候变化与饥荒问题的呈现,通过展示多层面的数据以寻求具体解决之道的流浪人口地图,帮助提高数据新闻团队效率的可视化工具,以及结合数据挖掘与交互设计、创意与美感俱备的可视化佳作。
全球深度报道网的“每周数据新闻精选”(Top Ten #ddj),将分享由社交网络程序NodeXL统计得到的最热门#ddj话题推文,盘点全球数据新闻的趋势、成果、创意和趣味。本期精选带你看《华盛顿邮报》如何鉴别特朗普的不实言论,538对议员投票数据的分析,IRE抢救数据的努力,以及国际信息图表奖的获奖佳作。
通过梳理背景材料,以长篇叙事、数据图表、图片影像或交互可视化等方式,来呈现与分析事件根源、影响范围与发展趋势,解释性报道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复杂的新闻议题。结合国内外报道范例,网易新闻的闻烜介绍了解释性新闻的发展脉络,深度网经授权转载RUC新闻坊的整理,在此分享。
“假新闻”隔三岔五见诸报端网络,持续引发媒体和公众热议。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如何看待假新闻问题,又提出了怎样的应对方案?本期精选为你分享两个假新闻研究案例,以及欧洲数据新闻的发展现状。
如今,情绪常比事实更容易左右舆论。在《卫报》数据编辑Helena Bengtsson看来,去连接这样“重情绪轻事实”的读者,并更好地与之对话,是媒体的当务之急。
过去20年来,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改进了调查报道的方法和传播方式,有效扩大了报道的影响力。在现任BBC互联网研究专家Paul Myers看来,对于现今的新闻业,技术有哪些价值、又提出了哪些挑战?
全球深度报道网的“每周数据新闻精选”(Top Ten #ddj),将分享由社交网络程序NodeXL统计得到的最热门#ddj话题推文,盘点全球数据新闻的趋势、成果、创意和趣味。本期分享微软关于女性对理工类学科态度的研究,欧洲恐袭时间线,一款卫星图像搜索引擎及更多数据可视化资源。
看似客观的数据,实际上可能会受到收集流程中的种种因素影响,而不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因此,数据科学家Heather Krause认为,做好数据分析与报道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数据档案,从数据收集的各个环节深入了解数据。在下文中,Krause结合报道实例,解释了考究数据背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属于数据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