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主题

深度报道精选:中国医美市场、输出美国的短剧、逃离墨西哥的华商们

中国医美市场的增长速度是全球最快的,不少网红医生把医美宣传为“低风险、高收益”的变美捷径,但事实上求美者成为“手术刀奴隶”、“多次手术成瘾者”,甚至不幸“踩雷”导致毁容的个案越来越多。

有报告显示,投放于海外市场的中国短剧 App 已有超过200款,累计下载量近3.7亿次。美国短剧的幕后,是连接中国与美国的两个边缘群体——在剧变中受到压抑的中国留学生,以及找不到工作的美国演员。

2018年以来,美中贸易战持续,中国大小企业纷纷转往墨西哥、越南等关税“政策洼地”发展业务,并且落地生根。随着特朗普再度就任美国总统,并且扩大关税政策至全球差不多所有盟友和其他国家,墨西哥华商们又再首当其冲。

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4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换脸改命的豪赌:有人毁容有人跃升

出品:财新周刊

图:财新周刊

数不清多少次了,贾倩倩上传自己那张“猪鼻子”的特写——鼻尖被细菌蚕食殆尽,两个不对称的鼻孔裸露朝外,疤痕划过鼻头,刻下一道深陷的凹印。

因为整形失败,她失去了丈夫和不到两岁的女儿,模特儿生涯也因此终结。专家给出修复方案——剃掉头发,取下头皮缝至鼻尖,手术要做至少5次,耗时两到三年,费用至少50万元。贾倩倩难以接受方案,生活就只剩下一件事——维权。她一遍又一遍地购买新电话卡、注册账号、在社交媒体发布毁容的图片,告诫其他求美者“避雷”那位网红整容医生。

除了不幸“踩雷”,求美者还有可能成为“手术刀奴隶”或“多次手术成瘾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方静文在其著作中写道:“一旦接受过一次手术,就很可能接受更多的手术。” 中国医美市场的增速是全球最快的,德勤2024年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医美市场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0%到15%的快速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

方静文指出,整容的动机往往交织着对身体和生活现状的双重不满。生活上的失意,常常与婚姻、户口、职场竞争、以貌取人的社会成见等相关联。前几种因素远非个体力量所能轻易改变的,身体成为个体为数不多可以掌控的领域,整容不仅是改造外貌,也是改变生活状况的一种努力。

2025年4月,中国首部医美整形题材的电视剧《以美之名》播出,戚薇、林允等明星也主动公开医美经历,“Do 脸”(整脸)、“微雕”(微创、精细的整形)、“打啵啵”(注射玻尿酸)等营销词层出不穷。医美整形博主尹君发现,求美者越来越把医美整形视为“低风险、高收益”的变美捷径,这忽视了长期的维养成本和失败的风险。

中国短剧席卷美利坚

出品:正面连接

图:陈禹

根据《2024年短剧出海市场洞察》报告,投放于海外市场的中国短剧 App 已有超过200款,累计下载量近3.7亿次,收入达5.7亿美元。

对美国人来说,这个东西最早叫 “mobi”,是 “mobile” 和 “mini” 的结合,指“在手机上观看的迷你剧”。后来,它又被称作 short drama、mini drama等,一段迷惑期后,好莱坞业内统一了它的名字:“vertical drama(竖屏剧)”。这个在美国影视业横空出世,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创造大量市值的新生事物,正是我们每天打开手机就能刷到的短剧。

2025年,“霸道总裁”不远万里迷倒了美国人。美国人的生活也开始需要“甜宠”、“逆袭”和“打脸”的慰藉了吗?《正面连接》采访了美国的短剧生产团队,发现从制作端看来,他们比此前想像的更加规范和专业,劳工权益更受保障;从受众端看来,他们涉及庞大的人口基数,割裂又固化的阶层,越来越混乱的价值观。

美国短剧的幕后,是在剧变中受到压抑的中国留学生,以及找不到工作的美国演员。两个边缘群体齐心协力,用一个个泼咖啡、摔东西、好人即刻好报、坏人即刻天谴的镜头开辟出一条奇异通道,连接了中国与美国,以及两边共享的那些重要但隐形的社会情绪。

特朗普威胁下,逃离的墨西哥华商们

出品:真实故事计划

批发商城里的华人店铺。图:真实故事计划

第二只靴子落地。4月2日起,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震撼世界的关税政策,对多国额外加征高额关税,其中对中国发出进一步加税的威胁。

2018年以来,特朗普以关税为手段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从那时起,中国企业开始前往墨西哥、越南等关税“政策洼地”发展业务,以对冲美方关税带来的冲击,许多国内的中小商家也跟随大企业的脚步,前往墨西哥开展贸易和经营业务,并且逐渐落地生根。

然而,随着特朗普的再度当选,并且重新祭起高关税的大刀威胁墨西哥等周边盟友以至世界各国,墨西哥对华人商户的态度也逐渐收紧,当地华商群体生存空间被极限压缩。墨西哥本地媒体报章用《在特朗普压力下对中国商品市场进行打击》的标题,关注华商群体的撤离。

在这一轮以关税作为关键词的全球化退潮中,墨西哥华商们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经贸关系的剧变,以及地缘政治的重构,墨西哥不是第一个对华商挥刀的国家,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长女综合征”:当年轻人开始为痛苦命名

出品:极昼工作室

湖南某镇中学八年级学生杨文波(后排一),从小分担家庭责任,双休日回家洗全家的衣服,去菜地挖土、拔萝卜。图:IC photo

2月底,明星 Melody 和母亲对谈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面对镜头,Melody 讲述了自己作为家庭里的长女,在成长中经历了怎样的挣扎:“长久以来,我会觉得自己身上的高度责任感、完美主义、容易担心和焦虑的特征是受其(长女身份)影响的。”这样的感受得到了大量同样身为长女的年轻女性的共鸣。

在这些长女的讲述中,自己从小被期待作为弟妹的榜样,不可以任性,过早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也成为家人维系关系的中间人,疏解情绪的“垃圾桶”。当她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被当成大人对待,从未真正做过小孩。

这并不仅是中国、甚至也不只是东亚女性特有的处境。去年,在国外社交平台上,“长女综合征”也曾引起热议,例如美国加州一位婚姻和家庭治疗师所拍摄的相关科普视频获得了超过600万次的播放。

上一代女性较倾向将长女责任内化,年轻的女性则开始为共同的痛苦命名,也学习如何摆脱隐形的枷锁,尊重自我的感受。对长女身份的察觉,也是她们对社会、家庭环境中那些被忽视的权力结构的反思。在《极昼工作室》的这篇报道中,这些长女将手术刀对准自己,剖析作为长女的幽微感受。

“我取自己的钱,怎么有这么多事?”

出品:北青深一度

对银行柜员来说,询问取款用途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工作规定。图:北青深一度

一块几厘米厚的防弹玻璃,将办理取款业务柜台内外的两个人划分成对立的阵营。引起冲突、质疑与猜忌的导火索,很多时候是柜员的一句话:“你的取款用途是什么?”

“我取我自己的钱,怎么有这么多事?” 这是很多储户发出的疑问。对于柜员来说,询问取款用途是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尤其是反诈和反洗钱的工作规定。

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经过18年来的首次系统性修订后正式施行。在对金融业的相关规定中,新修法律加强了反洗钱监督管理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明确各主体的责任义务,并且加强了反洗钱信息的保密。

《北青深一度》引述中国工商银行某一级支行负责人指出,在当下包括《反洗钱法》、《反电信诈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内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下,难免对客户办理取款、转账等金融业务造成一定麻烦,甚至造成“误伤”,但此举也是出于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

衰老而已,一群老人在互联网上奋力抵抗“孤独”

出品:谷雨实验室

范仁佐在写博客,他的妻子在织毛衣。图:迟拉佻

网络世界日新月异,年轻人往往比较有能力追逐和紧贴互联网技术和内容。不过,有这么一家名为“老小孩”的网站,其用户的平均年龄是71岁,运营网站的志愿者也都是老人——负责博文推荐的是84岁、双耳失聪的老人,负责美术编辑也已经82岁,组织线下沙龙的年轻一点,刚满70岁。

“老小孩”网站诞生于互联网初兴的2000年。在互联网的语境中,网站本身也是一位“老人”了。同时期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公司赢得风投,甚至成功上市,“老小孩”网站却和它陪伴的老人一起安静的存活在时代的边缘。

在“老小孩”网站,老人比年轻人更依赖网络。他们在网站上开通博客,写下一个普通老人最具体的生活——养老、照护、治病,以至孤独和琐碎的欢乐时光。他们也在那里写下自己的人生故事——回首过往、追忆遗憾,那都是曾经活过,现在依然活着的证明。天南地北的老人们由此相知相识,成为朋友、甚或结为夫妻,以相互陪伴的方式共同对抗衰老。即使衰老不可避免,打开“老小孩网”,你就知道,他们也要有尊严地老去。这是关于一群边缘的老人,和一个边缘的网站的故事。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