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报道精选
深度报道精选:天水幼儿园铅中毒、大学生选矿厂遇难、厌女现象
甘肃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东北大学学生选矿厂遇难、大连工业大学女生被指“有损国格”遭开除……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7月值得一读的深度报道。
从使用公共Wi-Fi到忘记更新,许多不经意的习惯都可能让你和信源面临风险。在这篇文章中,数字安全专家分享了8个记者最常犯的安全错误,并提供了实用建议。
如何做出一张优秀的图表?《金融时报》首席数据记者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多个技巧,包括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图表色彩搭配的技巧、如何布局文字和注释等。
委内瑞拉调查记者罗伯托·丹尼兹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被迫流亡,但他在海外继续调查工作。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从事调查新闻业的挑战、犯过的错误、采访技巧和常用的工具等。
“清仓”取代“清零”,引发争议的“妈妈岗,“骂游戏”如何成为了一个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6月值得一读的深度报道。
本手册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常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核查工具,也涉及事实核查的工作流程、信源评估,并译介了国际事实核查机构惯用的职业准则与实践,希望能为中国的事实核查业者和观察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女性媒体人在职场中往往会面临比男性更大的挑战,因此,全球深度报道网为那些希望自我成长、建立联结和应对性骚扰和歧视问题的女性媒体人编写了这份工作指南,它一共有八章,内容涵盖女性在职场中的成长、针对女性的奖学金、如何报道女性议题、解决工作中性骚扰和歧视问题等。
在今年的 NICAR 会议上,GIJN 与几位数据新闻专家交谈,询问他们在数据新闻中最常见的10个错误,包括忽视空白行、混淆百分比和百分点、在图表中使用错误的刻度尺等等。
自第一例已知的新冠病例被发现的三年时间里,世界各地的调查记者已经对这个现代史上最困难的公共卫生选题进行了诸多调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其中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调查报道。
“唐山打人案”轰动中国网络舆论。要求女性主动规避风险,肩负自我保护的特殊负担,真的能为她们带来安全?还是会将她们的生活和行动置于处处恐惧之中?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六月几篇值得一读的深度报道。
在过去一年中,来自全球各地的数据记者们用数字、图表,甚至音符来呈现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地区冲突等新闻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精选了过去一年中最值得一读的数据新闻报道。
2023年10月7日开战以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导致1200人遇难,数百人被绑架。BBC 记者运用开源方法,分析了哈马斯自2020年以来的训练视频,发现这次袭击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并且与其他武装组织进行了协调。
ChatGPT 无疑让报道时的研究工作变得容易很多,但它提供的答案和分析结果也常常出现错误,或受到偏见的影响。记者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ChatGPT 助力报道?这篇文章中一位资深调查记者分享了他的经验。
2023年底,甘肃兰州发生地震,“冷杉RECORD”发布报道《零下12度,困于甘肃震中的20个小时》。这篇灾难报道由记者团队全程在后方操作,通过对受灾群众个体的采访,详细呈现了震区情况和受灾群众的状态。编辑王焕熔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这篇稿件诞生的过程和灾难报道的经验。
从事新闻工作时,学术研究是最有价值的工具之一。然而,不少学术期刊都设置了付费墙,记者需要花钱才能取用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而订阅费用对新闻机构和个人记者来说是过于沉重的负担。这可难不倒足智多谋的记者们。以下,是免费获取学术研究资讯的八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