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335 篇文章

调查虚假信息,这四个工具/方法帮到你!

要如何对线上的虚假信息进行调查?两位资深事实核查专家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三个好用的工具——WeVerify、Twitonomy、Tgstat,分别帮你调查图像/视频、Twitter、Telegram;除此之外,他们还分享了一个调查聊天群组里虚假信息的方法——众包。

2021 年全球调查类播客精选

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通过播客来呈现调查故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列出了2021年迄今为止全球最值得一听的调查播客,内容涵盖了跨国数字货币骗局、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和针对农村老人的连环谋杀案等等。

深度报道技巧

后疫情时代,数据新闻可以关注的五个角度

距离新冠疫情爆发已经快两年时间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都接种了疫苗,人们的生活也开始慢慢恢复常态。在这个后疫情时代,数据新闻可以哪些角度呢?马来西亚知名数据记者郭史光庆在篇文章中总结了追踪不平等、衡量疫情对弱势群体影响等五个角度。

深度报道技巧

回归事实——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对新闻业的启发

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今年决定将和平奖授予两名记者,在社交媒体传播上大量虚假信息泛滥的当下,这一决定可以激励记者们回归本质——更加专注于寻求新闻事实。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创始人、资深记者陈婉莹在这篇文章中反思了新闻业的现状,并讨论了雷萨(Maria Ressa)和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获奖的意义。

记者要如何应对职业倦怠和心理创伤?

新冠疫情之下,记者要往往面临着城市封锁、感染风险、工作量增加、社交孤立以及屏幕疲劳等诸多挑战,很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和心理创伤。在2021年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两位专家就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许多实用建议。

如何调查气候变化?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苏格兰格拉斯哥进行,与此同时,环境调查记者们也在 GIJC 21 上分享他们调查气候变化议题时候所用到的工具和方法。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正确解读数据?

当你在报道中使用数据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取的。但同样重要的是正确解读你的发现。如果你计算正确,但没有正确解读数据呈现的结果,最终可能会误导你的受众。例如,因为一些人收入过高,平均数就无法反应大多数人的真实收入,使用它就可能产生误导效果。

深度报道技巧

过去一年,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调查纪录片?

最近,为表彰优秀的调查纪录片而设立的 DIG 奖公布了今年的获奖名单。获奖纪录片的题材涵盖西方石油公司对非洲环境的破坏,到孟加拉国政府高层和犯罪家族之间的勾结等等。来自世界各地的调查团队亦坚韧的意志和创新的方法,完成了这些高难度的调查纪录片。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报道抽象的不平等议题?数据可视化、无人机相片帮到你

关于贫富差距的数据往往非常抽象,“基尼系数”的大小很难让人对这种差距产生真实的认知。因此,需要用其他方法来呈现日益加剧的不平等现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采访了世界各地的记者,看看他们怎么用数据可视化、无人机拍照等方法来揭示不平等。

深度报道精选:恒大何以至此?

过去一个月,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摇摇欲坠的恒大集团,作为龙头房企的恒大,是如何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月底,海航董事长陈峰及首席执行官谭向东被采取强制措施;随着海航坠落,其高管家族的裙带枢纽关系也逐渐浮上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