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报道技巧
面对复杂,何以“正面连接”?
去年9月,一家以“面对复杂”为信条的新媒体——“正面连接”上线了,除了追求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增量,他们还在试图拓宽理解增量的边界。在“正面连接”上线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如何能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活下来,并展现这个世界视而不见的重要部分。
去年9月,一家以“面对复杂”为信条的新媒体——“正面连接”上线了,除了追求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增量,他们还在试图拓宽理解增量的边界。在“正面连接”上线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如何能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活下来,并展现这个世界视而不见的重要部分。
一篇好稿的诞生,除了前线记者的功劳,后方编辑的角色也是尤其重要的。从一开始对选题角度的把握,到采访过程中与记者的沟通协作,再到拿到初稿时对方向、结构和内容的拿捏,编辑就像是稿件的“产品经理”,在记者和读者之间扮演着“双向翻译”的角色。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全人类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酷热天气,而环境报道在此时的需求比以往都更加大。在最近一次研讨会中,一个由记者、设计师和组成的小组,分享了他们用数据可视化和建立网络赋能环境报道的案例。
性媒体人在职场中往往会面临比男性更大的挑战,因此,全球深度报道网为那些希望建立联结的女性媒体人编写了这份工作指南。本文是指南的第一章,聚焦女性领导力的培养,内容包括来自世界各地资深媒体的经验分享,和关于职业发展及自我成长的一些书籍、研讨会、播客、文章等资源。
播客《星期天晚上》关于“疫苗犹豫者”的节目获得了今年 SOPA 最佳音频报道奖(中文)。这个只有三个人参与的小团队,是如何构思选题、撰写脚本、进行采访、运营节目的?播客新闻信“推播助栏”最近与节目制作人之一 Abby 进行了深度对话。
在俄乌冲突中,身处不同国家的用户在 TikTok 中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当俄罗斯的用户看到的是猫狗视频时,乌克兰用户看到的则是战争的硝烟。社交媒体算法会在多大程度左右人们的认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挪威新闻团队对俄乌冲突中的 TikTok 展开了调查。
孙钊是红星新闻的视频记者,从业五年多,他总是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介入新闻事件开始进行采访突破,也在不断探索如何用视频更好地表达新闻选题。在这篇访谈中,他分享了自己思考选题、采访突破和处理影像素材的方法。
法国知名调查媒体 Mediapart 的联合调查主任 Fabrice Arfi 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调查记者,他只有中学学历,却在过去十五年间主导了多个重磅调查,包括前总统萨科齐的丑闻等。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在记者自我成长、培养消息源、采访突破、写作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落笔之前给你的选题写一段推销语、用来自现场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随时和编辑进行沟通……凭借水资源调查而获得普利策奖的调查记者/编辑 Henry 和 Fredrick 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九点给记者的写作建议。
借助卫星图像、地理信息数据库等工具,调查环境破坏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在这篇文章中,来自环境调查论坛的记者分享了他们最常用的工具和数据库,包括监测全球天然气燃烧的“燃烧地图”、谷歌地球引擎和区域性的调查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