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Category Old

深度报道技术

113 篇文章

深度报道技巧

《冰点周刊》是如何做深度调查报道的?

“调查性深度报道的最后一个句号,有时候是采编认知的最远处,有时候是你的脚带你抵达的最远处。”在这篇文章中,《冰点周刊》负责人从玉华分享了深度调查报道的突破技巧。

深度报道技巧

追踪乌克兰最新局势,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可靠信源?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人们迫切希望了解局势的最新变化,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真实、有效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尼曼新闻实验室整理了一份了解乌克兰最新局势的可靠信源清单,内容包括了推特关注列表、新闻媒体、Telegram 频道、事实核查频道、互动地图等等。

深度报道技巧

面对可能来临的风险,记者可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乌克兰局势持续紧张,面对俄罗斯军队的三面包围,身处乌克兰的记者随时都可能面临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对于可能面临的风险,记者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在这篇文章中,全球深度报道网整理了记者需要提前准备的关键文件清单和必要时可以联系的国际组织。

深度报道技巧

报道刊出前,三个必须要做的核查功课

你有没有遇到过报道发布后引起巨大争议的事件?要使你的报道无懈可击,需要从一开始就对每个关键事实进行核查。瑞典新闻调查栏目《调查》多年来调查过多起丑闻,但极少引发争议,这些都得益于他们在刊出前的核查功夫。这篇文章中,他们就分享了在报道刊出前,三个必须要做的核查功课。

深度报道技巧

后疫情时代,数据新闻可以关注的五个角度

距离新冠疫情爆发已经快两年时间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都接种了疫苗,人们的生活也开始慢慢恢复常态。在这个后疫情时代,数据新闻可以哪些角度呢?马来西亚知名数据记者郭史光庆在篇文章中总结了追踪不平等、衡量疫情对弱势群体影响等五个角度。

深度报道技巧

回归事实——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对新闻业的启发

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今年决定将和平奖授予两名记者,在社交媒体传播上大量虚假信息泛滥的当下,这一决定可以激励记者们回归本质——更加专注于寻求新闻事实。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创始人、资深记者陈婉莹在这篇文章中反思了新闻业的现状,并讨论了雷萨(Maria Ressa)和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获奖的意义。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正确解读数据?

当你在报道中使用数据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取的。但同样重要的是正确解读你的发现。如果你计算正确,但没有正确解读数据呈现的结果,最终可能会误导你的受众。例如,因为一些人收入过高,平均数就无法反应大多数人的真实收入,使用它就可能产生误导效果。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报道抽象的不平等议题?数据可视化、无人机相片帮到你

关于贫富差距的数据往往非常抽象,“基尼系数”的大小很难让人对这种差距产生真实的认知。因此,需要用其他方法来呈现日益加剧的不平等现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采访了世界各地的记者,看看他们怎么用数据可视化、无人机拍照等方法来揭示不平等。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进行突发新闻的准备、突破和采访?

突发新闻是记者最经常处理的新闻类型之一,但由于这类新闻需要快速反应,留给记者准备的时间非常有限。最近,深度训练营邀请了任职九派新闻资深记者赵翔,分享了她是如何做突发新闻的采访准备工作,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采访突破的。

深度报道技巧

从在线调查到数据保护,我们整理了一份记者必备工具清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复杂的调查报道来说更是如此——不仅需要在线调查工具来搜集资料,数据保护工具来确保安全,还需要可视化工具来进行呈现,任务管理工具来进行统筹合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采访了多为全球顶尖的调查记者,看看他们的必备工具清单中都有哪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