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在德国汉堡开幕。全球深度报道网总干事 David Kaplan 进行开幕致辞。图: Nick Jaussi
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开幕:我们要如何面对新闻业的艰难时刻?
9月26日,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在德国汉堡正式开幕。来自13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新闻业者参加了这次大会,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过去几年,新闻业在全球范围内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大量媒体裁员、假新闻泛滥让人们不再相信真相、流量主导的发展模式让内容普遍低质素等等。在未来四天的时间里,1500多名新闻人将在大会交流从业经验与心得,共同探讨如何面对新闻业的艰难时刻。
本次大会的讲者包括11位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重点关注的领域是数据新闻——共有60场与数据新闻相关的研讨会与工作坊。此外,调查报道技术与非营利媒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也是本次会议的讨论焦点。
在开幕致辞中,全球深度报道网总干事 David Kaplan 回忆了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缘起——2000年春天,当时丹麦调查记者 Nils Mulvad 和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老师 Brant Houston 刚刚在哥本哈根举办了一场关于调查技术的研讨会,聚焦当时备受关注的计算机辅助报道领域,有将近一百位记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下次为什么我们不邀请全世界的记者一起参加呢?」Houston 提议,加上当时调查记者之间并没有一个互联联络的组织。于是2001年,在哥本哈根就召开了第一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记者参加。而在过去18年中,全球深度报道网和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影响力都在与日俱增,与会记者的人数已经增长了五倍。
其后,德国调查新闻机构 Netzwerk Recherche(网络研究,NR)的主席 Julia Stein 和专注于国家交流与培训的机构 Interlink Academy 创办人 Werner Eggert 分别致辞。NR 和 Interlink Academy 也是这次大会的共同主办方。
最近几年,新闻业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本次大会的首场研讨便聚焦于要如何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几位发言者都承认目前面临的挑战不小,但对新闻业的未来都保持乐观。
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战略行动主任 Marina Walker Guevara 的发言聚焦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认为这些技术手段对调查报道会产生极大帮助。强调它们虽然并不完美,也无法取代记者,但却能增强记者们的调查能力、扩大调查范围。
巴基斯坦英文报纸《黎明报》(Dawn)的编辑 Zaffar Abbas 坦言,未来几年南亚的新闻业会变得更加困难,但不同新闻机构的越来越多的合作却让他感到乐观。
有组织犯罪和腐败报告项目(Organized Crime and Corruption Reporting Project)的联合创始人兼主编 Drew Sullivan 也强调,越来越丰富的合作模式和合作工具,为调查记者极大赋能,「相信在接下来三到五年中,我们会看到在合作工具方面的一场革新,即使身处不同地方,亦可以合作无间。」
而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国内新闻主编 Cordula Meyer 则警告假新闻所带来的影响——没有人再相信新闻了,她说,有五分之一的德国人不再信任任何记者。而面对这种情况,她提议让公众介入更多新闻的讨论,并要让新闻教育走入学校,让老师和学生了解新闻人工作的方式。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是世界各地调查记者的盛会。大会期间,我们会在微博 @全球深度报道 和推特 @gijnCh 上进行实时分享;同时,也将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ID:gijn_cn)更新文章,为大家梳理当日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