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每日新闻》以《绝望之旅》(Journey to despair)为题,报道了周爱民的偷渡故事。
编者按:最近几年,非虚构写作在中文世界盛行,但作品质素往往层次不齐。有许多内容与形式俱佳的作品出现,但也有一些文章像是采访材料的堆砌或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在特稿写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有没有一些可以参考的方法论或小技巧?全球深度报道网特别邀请资深新闻人陈婉莹,以她在《纽约每日新闻》工作的经历,分享她的特稿写作经验。
1990年,我在 New York Daily News(纽约每日新闻)做新闻。当时,编辑部想要做一个从中国去美国的偷渡客专题,这样的偷渡客当时数以万计,但媒体还没有报道,这个美国大报的编辑很敏锐,想要抢占独家,就派我和另一个同事去做调查。
首先要找到故事的“主角”
做非法移民新闻,如果光写政策和数字那些宏观的东西,太枯燥了。需要找到小的切口切入,给故事找到“主角”,再透过他来讲故事。
找这个人不容易,他/她的经历要能说明故事的主题:偷渡、冒险远度高山大海、被剥削、金山梦断、政策无能、黑帮走私人口,跨国作业等等。而且,这个人物要有立体感、不落俗套,这就需要这个人愿意谈偷渡的种种细节、个人的心理反应等。不仅如此,他/她还要愿意拍照见报——没有照片的话,故事的冲击力会大打折扣,甚至会给编辑杀掉。
除此之外,偷渡者还要愿意用真名,否则用假名字登报会缺乏公信力。而在找这个人时,按报社规矩不能假冒其他身份,需要让对方知道我是记者。那时候,美国的移民政策很宽松,移民局只逮捕犯刑事罪的非法移民,其他的不管,所以用真名字见报风险近零。
这样的人那里去找?社工、非法移民、中介……他们不会愿意帮忙,不仅是怕麻烦,这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除非他们想要宣传自己。另外,他们也非常重视隐私,会非常保护他们的“clients”(客户)。
锁定合适采访对象是最困难的,要看你的人脉、运气,看你平时是否用功。虽然人口走私产业链的中心在中国,但在出发前,编辑要求我们要在纽约做好准备工作,找一个“有故事的人”。
那时,纽约市满街都是非法移民,他们流连职业介绍所,登记、找工作。他们结果多半是在城外的餐馆找到容身之地,因为纽约市里面几乎没机会了。越到后来,这些非法移民只能远征到到离大城市越来越远的小镇打工。
我当时跑了很多职业介绍所,里面挤满了忧心忡忡的求职者,很多人挤不进去蹲在外面。一个三十来岁坐在路边的福州人双手合成作拱形状,对我说:“美国像个坟墓,能进来、出不去。” 这些偷渡客不大愿意跟记者深入交谈,他们心情很糟糕。工作难找,哪有心情跟你聊天?
那时候,偷渡来美的费用是公价2.5万美金。没钱怎么来呢?在家向人借给蛇头,由蛇头安排坐飞机、货轮、或徒步经金三角去曼谷,不幸的埋骨荒山。曼谷在当时是一个集散地,非法移民弄假证件的中转站。
我知道这些情况,但要怎么找到愿意接受采访的人呢?
做新闻要讲点运气,但是你不用功就没有运气。这个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听过。后来,我的“运气”来了,碰上了周爱民,他后来成了我的朋友、线人和消息来源。他当时在一间纽约市对河的新泽西州一家外卖餐馆打工,柜台前面有两块防弹玻璃,钱和食品的交收透过玻璃,可以想象那个地区的治安情况。
他的坏运气,却成了我的好运气。当时有个顾客买炸鸡翅膀,拿了东西不给钱,周爱民和他吵了起来,最后客人生气,将一个燃烧瓶丢进了小店,店铺瞬间起火。周跑出来的时候,头也被打破了。他很生气,要去告对方。但作为少数族裔、没钱,又不懂英语,他就去了纽约唐人街的中华公所投诉。
当时中华公所等于唐人街的“小政府”。我跟中华公所的人比较熟,他们知道我在找人采访,就告诉我说有这回事,“你可以帮忙吗?他可能愿意跟你聊聊。“ 我去看周爱民,果然他把偷渡等情况跟我详谈。找到了故事的中心人物,能透过他建构起故事框架,这题目可以做了。
配角和细节必不可少
所以,在写专题时一定要找到那个中心人物。但是一个人是不够的,你要有“配角”,支撑故事的主题,让故事有立体感。
采访时,你可能会采访十多个能反映主题的人物,要决定用故事最动人的做“主角”。 但是,把3到4个“配角” 写进文章就可以了,文章里人物太多,会显得紊乱。
找到周爱民,我的任务几乎完成了一半。他跟我讲从福州经北京、曼谷、到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辗转偷渡来到纽约的旅程。
他还说,有两个小孩,妻子在福州乡下。拿着他给我的地址,我去福建乡下找到了他的老家,为妻子带去老公的信息,还睡在她家。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电邮。她热心地招待我,把家里最好的东西做给我吃——八个鸭蛋,那是上菜了。
和周爱民聊完后,我跟编辑说,找到故事了。编辑说:“OK,give me a few paragraphs.(给我写开篇几段)”。我写的一稿、编辑说不行;再写,还是不行;可再写,要怎么写呢?
有一天,我跟同事清早五点钟开车去周的餐馆,大约离纽约市一个小时车程。我们正赶上看他起床,清洁厨房,升火、吃早饭,开店……我们跟着他一天,记录了很多细节。回来又写几段稿。编辑说,行啦。
记者采访,不光是访问当事人,还要用眼睛、鼻子“采访”、细心观察现场。
故事要有结构、写作须知取舍
做了大量采访,怎么组织一大堆材料?这又一个特稿写作的基本问题。
有些记者做了很多采访,写成长文。尽管知道题目和内容很有意义,但读者看不下去,问题是什么呢?这是因为故事没有结构,大堆材料塞在里面,读者看的很辛苦 。所以故事的结构非常、非常重要,像建高楼,要有个钢铁架子,才能把材料撑起来。故事的结构也是个“导航“,从导语、到核心段落、背景、到一个个故事板块的展开,起承转合,引导读者发生兴趣,带着悬念层层深入。
不要想把所有材料放进去——这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现在有些记者写文章,把采访材料全部塞进去,又没有一个结构,读起来就会很辛苦。好的记者,假设采访了100%的材料,写进文章只有30%, 或甚至10%。懂得割爱,是写好文章的一个挑战。花时间做了很多采访,收获是不会浪费的,只有透过这些采访,你才能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让故事有说服力,权威性,但你不用把所有材料写进文章。
大家都说,我们是根据这本书写特稿的,但又有多少记者真正在使用该书的方法?我们不应该有一个公式——该书介绍的是写特稿的基本方法,能掌握基本的方法,并熟练地运用,就可以有变化,发展自己的风格。
发展和建立故事结构是一个过程,用功深入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会得到突破,得到点概念,知道如何搭建故事。在往后的采访中, 记者开始聚焦,像捕鱼人一样,把撒出去的渔网收回来,开始策划故事的轮廓,内容, 补充不足的素材。 我那时在编辑部,编辑会一直跟我沟通,讨论采访的收获和故事可能的发展,然后编辑说 “give me a nut graph,(核心段落、主题段落),” 你将 nut graph 写出来,提炼再提炼,就大概知道故事的脉络了。
新闻特稿写作,一定要有核心段落,否则读者看起来很辛苦。除非你是纽约客级数的作家,那又当别论。
举个例子,纽约时报《危险的生意》系列调查报报道拿下了2004年的普利策奖。我们可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系列首篇 《田纳西一家漠视生命的铸造厂》 的故事结构。
第一段,它用了一个小引子、小故事。Show,not tell ——永远要记住这个。不要说他/她很可怜,很惨,要将具体的事实展示出来。你看它的第一段很形象的描述。我们的目标是要把读者带进现场,让读者仿若在现场。
这是篇长文,用第一到第五段来讲这个故事。这是很罕见的。
然后第五段,它用了一个过渡段落(transitional paragraph)。中文传统讲起承转合,写新闻也是一样。它这个第五段,讲要这个人命的不是意外,而是这种经营的方式,很巧妙的带到更宽的话题去了,以点带面,读者有兴趣了,是什么制度令到这个人那么惨呢?
第五跟第六段就是文章的 nut graph,点题,作者指出问题的不光是这个公司,还有很多类似的公司,这只是最典型最糟糕的一个,把故事的大意义带出来。
新闻特稿的基本结构分成五个部分,分别是:
1. 导语:小故事( Show, not tell );1-5 段;
2. 主题段落(Nut graph)1-2 段,点题,让读者明白这个故事的意义、所谓开宗明义;
3. 背景(Background), 数字、政策、小历史;
4. Block、Block、Block ……把故事作为“小板块”展开的,在 nut graph 提到的元素都要在其后的文章里提供事实支撑;
5. 最后:回到开篇的个人, 回到原点 ,首尾呼应、成为完整的故事。
其他小贴士
- 多用动词,尤其是有力度的动词 (strong verbs) ;少用形容词;
- 直接表达、不拐弯抹角;
- 正面陈述。比如,不要写“他没有说真话”,而是写“他说假话”或 “他在隐瞒”;
- 删掉每一个多余的字。比如,不要写“他很有自己的主见”,主见就是自己的意见,不要加上“自己的”。多余的字都不要、文章里每一字都要有用途;
- 对专业名词,要简单解释,不要假定读者明白你在讲什么;
- 故事要有“规模”(Scope),透过具体的信息突出故事的意义,让故事有深度和广度;
- Show not tell,记录细节,用事实和具体的描述把读者带进现场;
- 要有 transition(过渡段),而过渡不光是“而且”、“不然” 等虚词,而是在内容上有逻辑、很自然从一段发展到另外一段;
- 交错运用长句跟短句,让文章有一种节奏感。
学写新闻不难,但写得好很难,但如果你能写好新闻,对你从事很多职业都是有帮助的。
参考资料:
1.《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2. The Elements of Style(Strunk, W., Jr. & White, E.B. 联著版)
3. Barry Kalb, You Can Write Better English, HKU Press
作者陈婉莹是资深新闻人、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创办人及首任总监,曾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她目前是跨国调查报道项目“全球环境报道合作网络”的共同创始人,出版了第一个合作项目“穿山甲报告”(The Pangolin Reports),她也是全球深度报道网的顾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