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终总结时,我们再次整理了深度网年度好文榜单。这一年,通过回顾全球深度报道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的数据,我们发现,最具热度文章透露出读者的三大疑问:
- 好的调查报道应该是什么样的?
- 有哪些工具可以助我做好报道?
- 数据该去哪里找?
这些问题自然没有终极或唯一答案,但我们深度网的目标就是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渠道,去了解在通往可能性答案的路上,其他同行者的探索。
业界对数据新闻不再陌生,相关尝试也已如如雨后春笋,如何寻找、挖掘数据开始占据讨论的中心。Journalism.co.uk的这篇文章整理了由国外记者和新闻机构建立的“民间数据库”,涵盖商业犯罪数据、暴力罪案报道、海外企业信息、政府财政记录以及多个行业数据源等方面的内容,成为深度网今年的“常青文”。
“调查记者都去哪了?”从年初的汤兰兰事件,到年末的问题疫苗,这一年,获取事实真相似乎越来越难,公众的质问倒逼社会重新关注与讨论调查报道行业的衰微现状。行业寒冬其实早已开始,在年初,我们便采访了海内外三位学者,深入探讨何为调查报道,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调查记者等。系列专访第一篇,受访者是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王天定教授。在调查报道陷入低谷的当下,他带领我们去了解行业的未来有哪些可能。
2017年6月,杭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保姆纵火案。今年1月28日,当案件在公众舆论中逐渐失焦,并有淡出公众视线的可能之时,财新发表特别报道《逼近保姆纵火案真相》,回答了案件中最关键、然而在过往媒体报道中尚未被理清的问题,为解开向谁问责、如何问责等后续问题迈出第一步。
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来讲,#MeToo报道都是今年无法绕过的一个重要主题。反性骚扰、争取性别平权的呼声,自去年10月在西方响起,到今年终于广泛引起亚洲各地区的共鸣。10月的第三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为此特别设置了#MeToo报道专场,邀请到BBC纪录片《日本之耻》的主角、日本记者伊藤诗织,香港大学教授、资深媒体人陈婉莹,一直关注并积极报道国内米兔事件的记者黄雪琴,以及一众勇敢的来自亚洲各地的女性记者,分享她们在这场新闻浪潮里的个人经历。
随着特朗普拉开假新闻时代的大幕,在水门事件过去近半个世纪后,美国学生再度兴起投身新闻业的热潮。而面对假新闻肆虐的现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务长Sheila Coronel意识到,事实核查应当成为当今记者的基本技能。于是从三年前开始,哥大将调查报道改为必修课,以提高学生搜集与核实信息的能力。在如何培养当代调查记者上,哥大分享了他们的具体经验。
调查报道需要记者花费大量时间在文件的海洋中搜寻蛛丝马迹,查证消息来源或分析数据。我们编译了自由记者Samantha Sunne的文章,分享她用以提高报道效率的10款工具,从“破解”特定域名的邮箱地址,社媒起底神器,追踪网页变化到反查视频来源,总有一款能为你所用。
如何能帮助中国调查记者更有效、更方便地搜索公开资料?前《中国日报》记者冯欣为此苦恼了很久。去年,她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这个问题带去了斯坦福大学。在斯坦福大学JSK项目中,冯欣与其余十几位外国记者对全球新闻业所面临的一些共同挑战展开研究,为之寻求解决方案。文章展示出冯欣在这一过程的所思及所获。
在这个“眼见不为实”的假新闻时代,图像核查应成为记者的必备技能之一。Africa Check是非洲的事实核查机构,专门发布核查工具、指南与案例分享,案例或许大部分有关非洲本土(也有中非报道),但其分享的经验确是全球通用的。本文便是一例。
今年4月,代表美国调查报道最高荣誉的IRE(美国调查记者与编辑协会)大奖揭晓,两篇报道摘得金奖:一篇揭开了#MeToo大规模反性骚扰运动的序幕,另一篇则动摇了有百年历史的乌克兰某政府部门的可信度根基。纵观获奖名单,从享誉全球的大型媒体《纽约时报》,到名不经传如家族经营的俄勒冈州地方小报Malheur Enterprise,获奖报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抵御住了来自资本、强权与法律合谋的巨大压力。
记者辛苦数月完成的调查报道,结果因为在叙事上欠缺火候而少人问津,反响平平,最后被淹没于网络信息的洪流中——这恐怕是不少调查记者的苦恼之一。这篇文章教你如何磨炼清晰叙事和让读者产生共情的能力,写出让家中长辈也能理解的调查报道。
亲爱的读者,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里,还有哪些未上榜的深度网内容让你印象深刻?你对我们未来一年的内容又有何期待?都欢迎留言告诉深度君。让我们在2019继续同行,探索不会停歇的深度报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