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970 篇文章

GIJN 十问

GIJN 十问:一位加沙调查记者的工作与生活

加沙战争从去年10月爆发以来,加沙地带230万人口中约有80%流离失所,许多人依然生活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我们采访了一位居住在加沙的调查记者,讨论了他如何在令人恐惧、生命受到威胁的环境下,是如何生存和工作的。

深度报道技巧

BBC 记者是如何用开源方法调查以哈战争的?

2023年10月7日开战以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导致1200人遇难,数百人被绑架。BBC 记者运用开源方法,分析了哈马斯自2020年以来的训练视频,发现这次袭击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并且与其他武装组织进行了协调。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使用 ChatGPT 助力深度报道?

ChatGPT 无疑让报道时的研究工作变得容易很多,但它提供的答案和分析结果也常常出现错误,或受到偏见的影响。记者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ChatGPT 助力报道?这篇文章中一位资深调查记者分享了他的经验。

深度报道精选

深度报道精选:罐车运输乱象调查

罐车运输乱象、外卖员和保安员的冲突、慢性病求职者……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7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贴士清单

谢海涛:浅谈调查记者的“道”与“术”

谢海涛是中国知名的调查报道记者,他的“谷俊山腐败”系列报道曾入围全球亮光奖。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调查记者的“道”与“术”,以及如何在调查中进行突破等内容。

贴士清单 深度报道方法

跨境调查中的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

跨境调查往往涉及和不同国家的记者编辑合作。在项目管理中,有哪些常见的错误?要如何防止和纠正它们?三位知名调查记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深度报道技巧

凤凰周刊王焕熔:后方操作灾难报道的“快”与“限”

2023年底,甘肃兰州发生地震,“冷杉RECORD”发布报道《零下12度,困于甘肃震中的20个小时》。这篇灾难报道由记者团队全程在后方操作,通过对受灾群众个体的采访,详细呈现了震区情况和受灾群众的状态。编辑王焕熔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这篇稿件诞生的过程和灾难报道的经验。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

深度报道方法

如何调查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行为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涉及新药和外科手术程序的研究可能会直接影响公共卫生,而政府也会根据研究结果来制定相关政策。在这篇文章中,三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在调查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GIJN 十问

GIJN 十问:从警察、调查记者到NGO负责人,对话韩国调查记者林宝英

林宝英的职业生涯从警察开始,在偶然的机会下转行为调查记者,现在又成为了普利策中心人工智能问责网络的负责人。她曾参与多个重磅调查,涉及韩国的学术造假、医疗设备监管等问题。在这篇访谈中,林宝英分享了她做调查报道的挑战、技巧,喜欢的工具以及曾犯过的错误等。

深度报道精选

深度报道精选:谷歌中国工程师杀妻案

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1月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内容包括谷歌中国工程师杀妻案、火车司机的工作状况、中国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江西新余火灾等。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如何报道女性杀戮?

在报道因性别原因蓄意杀害女性的事件时,媒体常常过分集中于惊悚和血腥的细节,或仅仅展示冷冰冰的数据。在 #GIJC23 上,五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分享了报道女性杀戮的技巧。

深度报道精选

深度报道精选:甘肃积石山震后72小时

12月18日,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超过140人遇难。在冰冷天气之下,灾民渴求临时帐篷、折叠床、感冒药等物资,而救援队伍则努力克服霜冻和塌方道路等恶劣环境,尽力将物资送予灾民。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12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23 侧记:告别疫情,见面聊天,与世界再次连结

和不同地区的记者交流中,我还是不断感慨世界的广阔,我从他们那收获了许多建议。那是一种互相取暖,也是为自己打气。想起那些记者对我说过的“You look so young”,我也有了更多冲劲和底气。是的,我还年轻,我还可以做很久。也许,也会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