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宫报道渠道收窄?公开信息为调查新闻照亮前路
两周前的白宫新闻简报会上,特朗普将包括CNN、《纽约时报》、Policitico杂志等几家主流新闻媒体拒之门外。当报道白宫的渠道被限制、被剥夺,当向权力问责的自由环境被收紧,美国媒体如何另辟蹊径、监督权力运行?美国非营利新闻机构MuckRock给出了一个独特的答案。
两周前的白宫新闻简报会上,特朗普将包括CNN、《纽约时报》、Policitico杂志等几家主流新闻媒体拒之门外。当报道白宫的渠道被限制、被剥夺,当向权力问责的自由环境被收紧,美国媒体如何另辟蹊径、监督权力运行?美国非营利新闻机构MuckRock给出了一个独特的答案。
2017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奖学金即日起开放申请。来自发展中或转型国家的媒体人都有机会获此奖学金资助,飞赴南非,与来自全球的深度报道及数据新闻大咖们面对面,学习最新调查技能,交流行业资讯,拓展业界人脉。
追逐真相是记者的使命,但在某些地区,这样做却可能意味着付出生命的代价。根据保护记者委员会的报告,2016年全球殉职的记者里,一半以上是在叙利亚、也门或伊拉克等地的战火中遇害。最近,阿拉伯调查新闻记者协会对伊拉克战地记者处境的一份调查,揭示了伊拉克当地媒体与外媒之间在保护记者方面的巨大差距。
全球深度报道网的“每周数据新闻精选”(Top Ten #ddj),将分享由社交网络程序NodeXL统计得到的最热门#ddj话题推文。本期内容涵盖全球数据新闻奖主办团队与行业大咖们的交流分享,已故统计学家汉斯·罗斯林的成就回顾,以及全球企业数据开放现状解析等。
前有罗尔事件,近有武汉面馆命案,网络上的消息频频反转,造成舆论不断“以此分钟之我战前分钟之我”,这似乎已成为社交媒体上“情绪先于事实而行”的常态。如何在追求传播效率的数字时代快速准确地进行信息核实,做负责任的传播者?
全球深度报道网的“每周数据新闻精选”(Top Ten #ddj),将分享由社交网络程序NodeXL统计得到的最热门#ddj话题推文。本周精选主要展示几个可视化项目,及分享统计学经典之作。
Investigate Europe是欧洲一个小型调查新闻团队,其九位记者分处欧盟八国。他们如何克服地理、语言、技术等方面的障碍,如何进行分工、协调与沟通,从而高效有序地实现跨国合作?本文为你揭开团队的幕后故事。
利用信息自由法案赋予的信息知情权利,向政府机关或机构申请公开特定信息,这已成为一些国家里,记者发掘独家新闻线索的途径之一。长期关注该法案发展的Freedominfo.org网站为此开设了新专栏,由编辑分享来自全球各地的案例。
严峻的媒体和社会环境不但不会压制优质深度报道的出现,反而有可能成为优秀故事生长的土壤,本文列举的案例就是最佳证明。开放社会基金会总监Maria Teresa Ronderos梳理了2016年全球各大新闻奖项,带你回顾过去一年各地调查记者所面对的挑战和为记录真相所作出的努力。
如何有效处理大量的信息?《芝加哥记者报》这份调查是个很好的参考。该报调查团队通过整理数百份法院文件信息,披露芝加哥政府为解决警察渎职官司的每一笔花费,并建立了一个网页应用来呈现所有的数据。他们是怎样做的?
本周精选聚焦数据可视化,带你回顾全球女性大游行,探究德国政坛风云动向,展望2017年可视化趋势,尝试打开可视化脑洞,更推荐两个强大的可视化工具网站。
2016年12月,一个关于政客资产的数据库,使其创建者、塞尔维亚调查新闻网络KRIK屡登当地媒体头条。这个数据库具体披露了哪些信息?对塞尔维亚民众意味着什么?GIJN会员故事系列第三期,为你介绍KRIK监督其国内政客的最新尝试。
2016年12月,《南方都市报》的“700元买行踪”调查曝光了互联网非法贩卖个人信息产业链,发表当日即迅速刷爆网络。这次调查因何而起,暗访如何操作,最终的报道如何传播并形成席卷网络之势?南都编委虞伟应《中国记者》之邀,分享了他们的调查经验。
2016年,全球调查记者挖掘事实和真相的方式有何改变?调查性报道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本文撷取去年全球范围内一些出彩的报道案例,简析全球深度报道的现状。
欧洲的调查记者面临着哪些风险,小型机构如何维持独立性并争取到报道的资源,新闻业的变化、以及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在与亚美尼亚Hetq Online网站的对谈中,前《卫报》调查编辑David Leigh分享了他的看法。
Atlatszo,匈牙利语,意为“透明”。这家名为Atlatszo.hu的调查性新闻网站不仅深耕调查报道,还致力于推动匈牙利的透明度和信息自由。GIJN会员故事系列第二期,由Atlatszo.hu的编辑Tamás Bodoky为你分享他们的调查经验。
从2003年成立至今,全球深度报道网(GIJN)已成为扶持全球调查报道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拥有遍及62个国家的145个会员组织。这些组织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如何从事与推动深度报道的发展?GIJN会员组织故事系列第一期,带你看西班牙的Civio争取透明度的努力。
1月23日,2016年菲利普·迈耶奖(Philip Meyer Award)公布结果,关于医生性侵事件、野外火灾可视化、职业网球假球案的报道分获前三名奖项。
全球深度报道网的“每周数据新闻精选”(Top Ten #ddj),将分享由社交网络程序NodeXL统计得到的最热门#ddj话题推文。本周精选集合多个创意交互图案例,并为读者介绍用于推特数据分析的新工具。
2016年,中国内地有哪些深度报道让你印象深刻?经与业内人士探讨,深度网挑选出以下调查故事。它们或关注个体命运的巨大转变,拷问制度弊端;或抽丝剥茧探寻权力与资本运作真相,解剖荒谬现实。深度君挑选的报道或挂一漏万,但这些故事都是对过去一年社会变化的重要记录,也是对深度报道之监督作用的清晰见证。
天津独流镇,如今更为人所知的另一个“身份”是“北方调料造假中心”。1月16日,《新京报》的调查揭露了当地聚集40余个家庭造假作坊,利用回收的食材、不可食用的工业用盐制作假冒名牌调料,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记者如何对此地展开调查?报道目前带来了哪些改变?
凭借他长年为新闻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华盛顿邮报》执行编辑Marty Baron获得了2016年的Hitchens奖。面对即将来临的特朗普时代,在颁奖晚宴上,Baron与在场媒体人分享了他的担忧与思考,并鼓励媒体人坚守信念,坚定前行,为公众挖掘真相。
美国网络媒体BuzzFeed,早前通过特朗普两万多条推特内容,分析特朗普的“信息食谱”。被揶揄实行“推特治国”的特朗普,未来又会发出哪些惊人之语?如何能更好地解读他的推文?BuzzFeed记者手把手教你用Python挖掘总统的推特数据。
全球深度报道网(gijn.org)的“每周数据新闻精选”(Top Ten #ddj)集合每周最热门的话题#ddj(数据新闻)推文,由社交网络程序NodeXL统计完成。本文整理分享过去一年中,最吸引数据新闻“推友”们的故事。
伦敦希思罗机场第三跑道修建计划启动在即,周边居民却表示噪音难忍,提出抗议。噪音问题究竟有多严重?BBC数据记者运用爬虫,挖出了机场收到的噪音投诉数据。他有何发现?该调查的爬虫如何编写?对这些问题,他在第一届英国数据新闻大会上作了详细分享。
女性记者在前线和职场上面临着多重挑战——报道时个人人身安全如何保障,如何获得足够指导与支持,决策能力受到质疑与考验……在与东南亚新闻联盟的访谈中,美联社记者Esther Htusan从个人报道经验出发,分享了记者应践行的一些安全准则,并倡导新闻机构中的性别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