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966 篇文章

刘万永:优质调查报道需工匠式雕磨

做好调查报道的关键品质是什么?中国青年报深度调查部主任刘万永的答案是:需要像工匠般持之以恒、精雕细琢,把工作做到极致。除了扎扎实实的调查,没有捷径可走。如何在报道中炼就“工匠精神”?有哪些报道经验值得借鉴?请看深度君经授权转载的《青年记者》(6月上)的文章,原题为:《刘万永:用工匠精神做优质报道》。

数据新闻

美国枪击频发,持枪究竟惹祸几分?可视化+数据+图表解析

时隔7个月,美国再现大型枪击案——美国奥兰多市12日凌晨的枪击事件,造成至少50人遇难、53人受伤,成为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美国公民持枪情况如何?枪击的危害有多大?深度君收集媒体和权威机构图解、数据,为你解剖枪支暴力。

数据测算知多少?美国大选和累犯预测、难民调查算法一览

无论是打车计价、节庆秒杀,还是大选预测、犯罪防控,算法无处不在。算法是如何揭示问题本源的?它们精确的秘诀是什么?一旦出错,又有什么后果呢?我们精选了全球深度报道网每周数据精选(Top ddj)三个作品的算法,为你揭晓答案。

采访录音难搞定?工具测评帮你忙

整理采访录音是不少记者头疼的事——要花大量时间反复回放录音、核查信息。要是拍摄视频时收音不佳,就会影响播出质量。美国东北大学副教授Dan Kennedy分享了他测评过的录音和转换神器,助你顺利完成报道。

追踪交易背后的权力——解析2016 SOPA入围调查报道

2016年的亚太新闻出版协会“年度卓越新闻奖”公布入围名单,其中有9篇报道将竞逐“卓越调查报导新闻奖”。它们深挖光能巨头以内部交易增收、总统借壳侵吞公产、政府庇护毒品交易等黑幕,最终发现官方滥用权力、缺乏监管才是问题源头。记者是如何揭露真相、追责公权的?请看深度君的独家分析。深度君将在下次推出两篇释义性报道的分析,敬请关注。

优步服务歧视有色人种?专家巧用数据揭秘

省钱、便捷的服务是优步主打的特色,但优步在美国某些地区司机数量不足,乘客等车时间长,始作俑者究竟是谁?美国马里兰大学菲利普•美林新闻学院计算新闻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Jennifer Stark在Nick Diakopoulos教授的帮助下巧用公开数据,揭开了有色人种的居民越多,等车时间越长的规律。他们是如何选取、调整、计算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研究有何意义和缺憾?请看深度君的独家编译。

报道工具和技巧

借助公开资源,全球记者开发了哪些调查好工具?【内附工具精选】

社交媒体传播广、速度快,假新闻得以散播,但记者也有更多机会巧用公开资源大展身手。目前,全球各地开始涌现以挖掘故事、核查信息为一体的记者群体,借助公开信息和平台,开发报道工具。他们都开发了哪些好工具?可以发挥哪些功能?请随着专家的梳理一探究竟吧。

深度报道方法

张洁:《新闻调查》探寻事实真相二十年

央视《新闻调查》开播二十年,追查事实,问责权力,不少优秀调查成为业界标杆。什么是真相?我们又该如何探寻真相?《新闻调查》制作背后有哪些趣闻和不易?深度君经授权转载《新闻调查》节目第四任制作人张洁在南京大学的演讲,为我们深度解析那些属于“真相”的故事。

做好调查报道,练习22招

做好调查报道,得在找寻信源、追踪事态、验证信息等环节多下功夫,长期积累。深度君分享调查报道专家的22条建议,看有哪些实用妙招帮我们打磨调查技巧、提升挖掘水平。

处理数据、制作可视化:数据记者利器推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做优秀的数据记者,也得随时备好工具。深度君借鉴数据记者Duc Quang Nguyen的工具包,分功能推荐R语言程序包和其他软件,教你准备属于自己的数据利器。

起底“莆田系”,媒体做了哪些调查?

4月底以来,“魏则西事件”成为舆论热点。深度君梳理事件前后的媒体调查方法,看他们如何从一场医疗纠纷,深挖“莆田系”医院网络、百度竞价系统和部队医院外包乱象。

40年间,调查报道如何走向全球协作?

全球化迅猛发展,跨国调查也成新潮流。原本孤立的新闻记者和组织,是如何搭建平台、合力调查,共推全球合作的呢?深度君编译调查报道专家的分析,解析调查报道走向全球的动力和历程。

王和岩:调查报道小贴士

作为中国报道政治和经济领域腐败的优秀调查记者,王和岩有哪些调查要招?此次她总结了八条,与诸君分享。

王和岩:于无声处听惊雷

4月19日,财新传媒首席调查记者王和岩在香港大学作“财新调查报道——守望正义”主题讲座。深度君选取讲座精华,分享优秀调查方法。

他们捧奖,源于调查有方——普利策奖调查报道方法一览

上周一公布的2016年普利策奖名单中,调查报道大放异彩,斩获6项报道奖。深度君对捧得公共服务奖的美联社报道和摘取国内报道奖的《华盛顿邮报》调查作了解析,接着聊聊其他获奖报道如何“调查有方”。

从调查报道角度,解析美联社普利策获奖报道

这几天,美联社的普利策获奖报道刷屏了。4名记者耗时18个月,起底东南亚渔业虐待劳工黑幕,触发司法部门调查, 引发行业改革。这回深度君不谈故事,聊一聊他们用了哪些调查手法做出专业报道,帮助2000名被囚劳工重获自由。

《华盛顿邮报》普利策奖报道:用数据解剖枪击痼疾

数据调查如何做得深入且精准?《华盛顿邮报》普利策获奖报道就是典范。他们创建全国性数据库、采访当事人,从枪击特征、案件处理方式深究官方问责体系弊病。调查为何具有影响力?如何让数据与调查相辅相成?如何以可视化直观展示数据?请看深度君的独家解析。

数据新闻大赛结果将揭晓,邀你参加“数据新闻和环境”主题会议

数据新闻和环境媒体教育联盟会议将于今年4月26日举行,会上将公布第二届高校数据新闻报道大赛的获奖名单,现在会议开放报名啦。想知道有哪些嘉宾前来参会、讨论什么议题?哪些入围作品可以竞逐大奖?如何报名参与会议?请看深度君经授权发布的会议日程和入选者名单吧。

数字媒体时代,如何让读者掏钱“买”新闻?

如何劝说读者为新闻掏钱,是媒体普遍头疼的问题。不过,专家指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营销,而与内容本身有关。什么才是媒体盈利的可持续模式?媒体如何才能赢得读者信任、提高参与度?请看深度君经最新编译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