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2/WX20241230-203515@2x-1024x574.png)
文章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2/WX20241230-203515@2x-1024x574.png)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1/WX20241126-175841@2x-1024x766.png)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1/Screenshot-2024-10-01-at-22.35.00-e1727816016616-1024x622.png)
深度报道方法
如何将调查报道和美食与生活方式相结合?
美食是社交媒体上最受欢迎的内容之一,但这些内容和调查报道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在这篇文章中,几位记者探讨了如何将调查报道和美食与生活方式内容相结合,让数亿对美食感兴趣的人也开始关注食品系统中的问题。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1/GSLA-Announcement-1-1024x683.png)
GIJC25
GIJC25 全球亮光奖现正接受报名
2025年全球闪亮奖现在正在接受申请,这个新闻奖项由全球深度报道网主办,旨在表彰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国家所做的调查报道,对在恐吓、威胁等困难条件下进行报道的记者、新闻团队或媒体机构作出肯定。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1/GIJN-1-1536x1024-1-1024x683.jpg)
深度报道方法
对话 IStories 创始人罗曼·阿宁:即使流亡,也要让普京承担责任
因为对普京家族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调查报道,独立媒体 IStories 总编辑罗曼·阿宁和整个编辑部都不得不流亡海外。“作为记者,有时我们相信我们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当这些没有发生时,是令人沮丧的,但我们的工作也在于保存历史。”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1/Mkini-office-generic-3.jpg)
成员特写
《当今大马》 的故事:一砖一瓦,拓宽独立报道的边界
25年来,马来西亚独立媒体《当今大马》以无畏的调查报道推动社会变革,也一步一步拓宽了该国独立报道的边界。这是一个关于独立媒体如何在威权社会中生存,进而改变它的故事。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0/WX20241024-202926@2x-1024x676.png)
深度报道精选
深度报道精选:“张成功案”及其背后的政法“黑伞”
“张成功案”及其背后的政法“黑伞”、一名25岁大学生之死、把孩子送进特训学校的家长们……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10月份几篇值得一读的深度报道。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0/GIJC-25-Fellowships-Website-Banner-1536x864-1-1024x576.jpg)
GIJC25
2025年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奖学金现正接受申请
2025年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将于11月20日至2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在这场大会上,你将有机会接触到全球最出色的调查记者、数据科学家、传媒学者等。同时,我们也提供奖学金名额给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媒体人,非常欢迎你来申请。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0/Screenshot-2024-10-10-at-12.12.05-e1728559493838-1536x802-1-1024x535.png)
报道工具和技巧
数据记者莱昂纳多·尼科莱蒂:我用什么工具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可视化?
莱昂纳多·尼科莱蒂是彭博社数据记者,他对社交媒体上的极端主义、生成式 AI 中的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等都有深入报道,他是用什么工具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可视化的?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0/shutterstock_2461473987.jpg)
深度报道方法
想要开始调查报道?我们准备了一份来自顶尖记者的经验清单
对许多人而言,调查记者是一份梦想的职业,但没有人能一夜之间成为调查记者。我们采访了几位行业内的资深记者/老师,为你准备了这份成为调查记者的经验清单。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9/WX20240926-001239@2x-1024x682.png)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0/shutterstock_528304471.jpg)
深度报道方法
将民族志和调查报道相结合,这两名记者是如何做到的?
人类学中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和调查报道可以相结合吗?两名萨尔瓦多的调查记者在对中美洲一块被毒品贸易影响巨大的地区进行了这种尝试,详尽地呈现了一个被毒品贸易蹂躏、被主流世界遗忘地区的人们的日常生活。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10/Abu_Shahma-1-2-1536x864-1-1024x576.jpg)
GIJN 十问
GIJN 十问:一位加沙调查记者的工作与生活
加沙战争从去年10月爆发以来,加沙地带230万人口中约有80%流离失所,许多人依然生活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我们采访了一位居住在加沙的调查记者,讨论了他如何在令人恐惧、生命受到威胁的环境下,是如何生存和工作的。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8/LOCAL202206080918000052288183246.jpg)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9/shutterstock_2377703947-scaled-1-1024x576.jpg)
深度报道技巧
BBC 记者是如何用开源方法调查以哈战争的?
2023年10月7日开战以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导致1200人遇难,数百人被绑架。BBC 记者运用开源方法,分析了哈马斯自2020年以来的训练视频,发现这次袭击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并且与其他武装组织进行了协调。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8/Beautiful-architecture-building-exterior-in-Kuala-Lumpur-city-in-Malaysia-for-travel-1536x1024-1-1024x683.jpg)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8/shutterstock_2255476795.jpg)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使用 ChatGPT 助力深度报道?
ChatGPT 无疑让报道时的研究工作变得容易很多,但它提供的答案和分析结果也常常出现错误,或受到偏见的影响。记者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ChatGPT 助力报道?这篇文章中一位资深调查记者分享了他的经验。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7/WX20240727-132658@2x-1024x576.png)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7/investigative-reporting-1024x576.jpg)
贴士清单
谢海涛:浅谈调查记者的“道”与“术”
谢海涛是中国知名的调查报道记者,他的“谷俊山腐败”系列报道曾入围全球亮光奖。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调查记者的“道”与“术”,以及如何在调查中进行突破等内容。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7/Dataharvest-2-panel-image.png)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7/shutterstock_1066441847.jpg)
事实核查 报道工具和技巧
研究选题、核查事实、保护隐私,今年最流行的调查工具有哪些?
在今年的 NICAR 数据新闻峰会上,与会者们介绍了大量前沿调查工具和报道资源。GIJN 从中精选了6个可供全球记者使用的免费工具,可以协助你进行选题研究、事实核查、保护隐私等。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6/WX20240624-160712@2x-1024x768.png)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5/29562f1c-1336-414c-9799-42db27fc4d2f-1024x631.png)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6/80.jpg)
深度报道技巧
凤凰周刊王焕熔:后方操作灾难报道的“快”与“限”
2023年底,甘肃兰州发生地震,“冷杉RECORD”发布报道《零下12度,困于甘肃震中的20个小时》。这篇灾难报道由记者团队全程在后方操作,通过对受灾群众个体的采访,详细呈现了震区情况和受灾群众的状态。编辑王焕熔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这篇稿件诞生的过程和灾难报道的经验。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6/lee2-1024x762.jpg)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在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你可以获得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参加的记者盛会。别的先不说,在这个媒体经营日渐困难、大环境对记者越来越不利的年代里,光是看到这么多调查记者仍坚守在岗位上,就已经足够振奋人心了。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5/Screenshot-2024-05-01-at-13.10.05-1024x717.png)
深度报道方法
《纽约时报》如何揭露并可视化儿童网红所面临的危险?
社交媒体上的青少年网红获得的不只有是名声和财富,在这些账户的男性粉丝中,有不少人会恭维、欺凌或勒索账号的所有者。纽约时报的一篇多媒体调查报道揭示了这一现象,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4/WX20240425-164645@2x-1024x575.png)
![](https://zh.gij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4/4Z6A0137-1536x1024-1-1024x683.jpg)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