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標籤

報道亞洲

26 posts

聯手調查記者 日本外科醫生曝光醫療行業隱蔽收入

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他們將在全球發起2000年前根除小兒麻痹症的行動。不僅是世衛組織,美國的疾病管制與防禦中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參與了此次號召。然而,距離他們定下的“死線”已經過去18年了,小兒麻痹症還存在嗎?

還在。

但是為什麼呢?

報道工具和技巧

申請“報道亞洲”獎學金 十月相約首爾

“報道亞洲”——第三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將於今年10月5日至7日在韓國首爾舉行。深度報道網及其合作機構將為來自發展中與轉型國家的記者提供75份參會獎學金。趕快來申請吧!

亞洲深度報道大會記者手記:開放心態,擁抱技術,調查記者無懼數字時代的挑戰

今年9月的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上,來自亞洲及全球不同國家地區的300多名記者齊聚一堂,交流經驗,共商調查報道的未來。這樣大型的交流給台灣記者彭筱婷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大會上了解到哪些前沿調查技術?她對調查報道、對台灣的新聞業又有哪些新的思考?

報道亞洲 | 解讀亞洲獨立網媒的商業模式

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聚集了來自全球特別是亞洲地區的媒體人,其中不少是獨立媒體。對於它們來說,前行每一步都不容易,如何可以生存下來,並做出有影響力的深度報道?深度君現場採訪了來自馬來西亞、韓國和印度的獨立網絡媒體創始人,請他們介紹各自不同的發展模式。

報道亞洲 | “跟着錢走”:跨境商業調查從這份清單開始

想要了解某個人或者某家公司的背景?計劃追查一個有組織的犯罪團伙?要揭露腐敗,關鍵在於“跟着錢走”——去挖出誰掌控了什麼資本,誰簽下了哪些合同,以及企業之間的各種聯繫。這份亞洲政企公開信息網站清單,不容錯過。

報道亞洲 | 善用國際資源平台 做更專業的環境報道

氣候變化已然危及到人類的生存,而世界最高峰腳下的社會卻忽略了、甚至試圖無視種種信號。如何報道環境與氣候變化關係到公眾如何理解與應對現存的危機。三位長期關注全球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的南亞記者分別從實地調查案例,報道方向與注意事項,以及與數據新聞結合三個方面,分享環境報道要領。

報道亞洲 | 勇氣與安全——女性記者調查經驗談

“迄今為止,我的每一次在外調查都會遭到騷擾——儘管形式有所不同。(可能)很多人覺得,因為我是女性我就會被他們嚇倒。”今年的亞洲深度報道大會上,印度自由記者Stella Paul道出了女性調查記者的心聲——相比異性同行,她們在工作中會遇到更多危險和挑戰。 Paul今年剛獲得由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頒發的“新聞勇氣獎”,對於女記者在調查中可能遇到的性騷擾和人身安全威脅,她有何應對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