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标签

调查报道

208 posts

王和岩:于无声处听惊雷

4月19日,财新传媒首席调查记者王和岩在香港大学作“财新调查报道——守望正义”主题讲座。深度君选取讲座精华,分享优秀调查方法。

他们捧奖,源于调查有方——普利策奖调查报道方法一览

上周一公布的2016年普利策奖名单中,调查报道大放异彩,斩获6项报道奖。深度君对捧得公共服务奖的美联社报道和摘取国内报道奖的《华盛顿邮报》调查作了解析,接着聊聊其他获奖报道如何“调查有方”。

从调查报道角度,解析美联社普利策获奖报道

这几天,美联社的普利策获奖报道刷屏了。4名记者耗时18个月,起底东南亚渔业虐待劳工黑幕,触发司法部门调查, 引发行业改革。这回深度君不谈故事,聊一聊他们用了哪些调查手法做出专业报道,帮助2000名被囚劳工重获自由。

《华盛顿邮报》普利策奖报道:用数据解剖枪击痼疾

数据调查如何做得深入且精准?《华盛顿邮报》普利策获奖报道就是典范。他们创建全国性数据库、采访当事人,从枪击特征、案件处理方式深究官方问责体系弊病。调查为何具有影响力?如何让数据与调查相辅相成?如何以可视化直观展示数据?请看深度君的独家解析。

不只是为了获利:调查新闻众筹的深层意义在哪里?

不依托专业媒体,也能集思广益、获得资助,做出灵活优质的报道——众筹的一众优点促使全球不少新闻人自立门户,利用这一日趋普及的商业模式,在保障内容质量的同时,培育新的读者群体。那么众筹的深层意义在哪里?请看深度君最新编译的解析。

判断重大新闻、报道突发事件,记者该怎么做?

在福岛核事故5周年之际,深度君分享了日本记者的报道经验,而经历了“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天津爆炸等重大突发事件的中国记者也在反思:如何判断新闻的重要性?如何在突发新闻发生时做好及时报道和深度报道?

经验分享 | 平衡报道所需的采访要招

采访是个系统工程:记者需要找到合适对象,采访前做足功课、列好提纲,在提问时抓住主线、步步深入,有遗漏不断追问。每一步做好的关键在哪里?做平衡报道,如何在采访中打好基础?深度君经授权转载澎湃新闻记者蓝天彬的分享,以丰富实例告诉你其中的要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