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标签

调查报道

206 posts

哥大新闻学院:让调查报道成为主流

假新闻肆虐的现状,也让Sheila Coronel意识到事实核查应当成为当今记者的基本技能。Coronel是哥大新闻学院教务长、调查报道项目总监。三年前,她和同事决定将调查报道改为必修课,以提高学生收集与核实信息的能力。

报道工具和技巧

调查海外企业、个人从何入手?你需要GIJN工具箱

当媒体人使用网络工具做调查时,仅靠一种工具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与此相反,很多时候,调查就像拼拼图——这一块是某个人名,那一块是这个人的关联人——需要我们慢慢拼出事件原貌。不过,依靠网络和社交媒体,调查记者不愁没有工具来找到每一块拼图。本期“调查工具箱”重点分享的几类工具,能帮助调查记者迅速建立某个调查对象的个人档案。

深度报道技巧

等待庇护:在新闻游戏中体验难民危机

过去几年,媒体机构逐渐开始尝试用电游讲述新闻故事的方式。新闻游戏这一概念,打破了文字、视频、音频、照片等形式的叙事传统,能让玩家更投入到新闻故事之中——至少理论上如此。

联手调查记者 日本外科医生曝光医疗行业隐蔽收入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他们将在全球发起2000年前根除小儿麻痹症的行动。不仅是世卫组织,美国的疾病管制与防御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参与了此次号召。然而,距离他们定下的“死线”已经过去18年了,小儿麻痹症还存在吗?

还在。

但是为什么呢?

#MeToo需要报道者,更需要行动者

今年的亚洲调查报道年会特别开设了#MeToo亚洲报道专场,座无虚席。当日本记者伊藤诗织(Shiori Ito)走向麦克风时,台下一片寂静。伊藤诗织是BBC纪录片《日本之耻》的女主角。她去年公开指控,2015年实习结束时遭遇了日本TBS电视台长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御用记者”山口敬之(Noriyuki Yamaguchi)的迷奸。“我发现自己作为被性侵犯的受害者很无力,但如果自己不敢面对事实,不能说出真相,我有什么资格做记者呢?”

深度报道技巧 深度报道方法

调查报道:一切技巧,不过是有想象力的笨功夫

“调查报道之所以广受尊崇,勇气是一部分,对专业主义的恪守和遵循则更为宝贵。”前《南方周末》特稿编辑叶伟民以他本人一次暗访经历为例,分享调查伦理、调查规划及采访突破的技巧。

用漫画揭贪腐滥权 马来西亚漫画家担任“报道亚洲”大会演讲嘉宾

今年10月,第三届“报道亚洲”亚洲深度报道大会将在韩国首尔开幕,马来西亚著名政治漫画家祖纳(Zunar)受邀担任主讲嘉宾,将莅临大会作主题演讲。如何以漫画形式行使监督的权利?政治漫画创作与调查报道的理念如何贯通相连?10月6日的大会晚宴上,祖纳将作分享。

数据新闻

怎么用可视化讲好泰国少年被困洞穴的故事? | 数据新闻精选

2018年7月,泰国少年足球队在清莱被困洞穴的新闻牵动国际社会的心。12个男孩与他们的教练在山洞中被困17天,救援难度极高,各国都派出了精英潜水队前往参与救援。本周的数据新闻精选将给读者分析BBC、《纽约时报》等媒体所做的可视化作品的优劣,同时,也看看Al Jazeera如何把全世界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的活动呈现在一个可视化作品里。

深度报道方法

中国地方媒体报道: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如何炼成的

2011年,江苏新闻广播成立了特别报道部(以下称特报部),负责突发新闻报道、深度调查报道。8年来,特报部完成了超过1000篇各类报道,其中一批深度调查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影响,推动了多个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

报道工具和技巧

外媒记者力荐的十个调查工具

调查报道需要记者花费大量时间在文件的海洋中搜寻蛛丝马迹,查证消息来源或分析数据。作为调查记者,我有太多故事想去跟进、去报道,如何提高效率呢?我靠的是以下一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