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深度报道可持续发展?听听这十位专家怎么说
媒体赚钱本身已经很难了,更何况是很难产生直接收益的深度报道业。但创造收入却是新闻机构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让深度报道可持续发展?我们邀请了1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新闻人和专家,听听看他们都有哪些建议。
媒体赚钱本身已经很难了,更何况是很难产生直接收益的深度报道业。但创造收入却是新闻机构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让深度报道可持续发展?我们邀请了1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新闻人和专家,听听看他们都有哪些建议。
在2013年捷克调查性新闻中心成立之前,国际有组织犯罪在捷克几乎没有受到多少关注。但中心成立之后,他们与当地和国际媒体开展合作调查,扳倒了多位政府高官,并揭露黑手党头目的隐秘财富。在重重威胁下,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意大利调查报道项目(IRPI)成立于2012年。在募资困难、缺乏资深记者加入和人身安全面临威胁的背景下,几名年轻的调查记者通过跨境合作,走出了一条国际化路线。这不仅让他们的作品遍及全球媒体,也反映了现今跨国犯罪的特质。
自去年年初,来自 14 个国家/地区的 40 多名记者,就穿山甲非法贸易,进行了大范围的跨境调查。去年9月底,长达上万字的重磅调查《穿山甲报告:一段通向灭绝的旅程》在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正式发布,其后引发巨大反响。这个成功的跨境调查项目是如何做到的?
十年前,amaBhungane 调查报道中心脱离大型媒体,探索以非营利的方式经营。他们找准了自己定位——滥权与腐败相关的新闻,曝光了前总统祖玛政府与古普塔家族(Gupta)之间的利益关系,导致祖玛下台。现在,他们想要以自己的成功经营协助其他专注于调查报道的新创团队。
马来西亚媒体“当今大马”从2004年开始启用订阅制。15个年过去,会员收入已占到了总收入的70%以上,但付费墙并没有削弱影响力,它目前仍是马来西亚仍然是最受欢迎和信任的新闻网站之一。在全球新闻业并不景气的今天,“当今大马”是如何平衡新闻公共性和媒体经营的?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韩国非牟利调查机构“打破新闻”在成立之初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甚至连一台相机也没有。但经过七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三万多月捐会员的新闻机构,并且融合了报道、广播、纪录片等多种媒体形式,在韩国新闻业最不景气的几年时间里,他们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呢?
“剧情简介”、“背景音乐”、“剧集”、“氛围”……在 Les Jours 的办公室里,天天都能听到这些词。但别搞错了,他们并不是在拍片,而是在做新闻报道。这个法国新媒体正在用当下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来呈现严肃的调查新闻。
新闻记者并非对每个自己报道的议题都了解,在不熟悉的领域中,找到长期关注这一议题的读者,让他们参与到报道之中是个好的解决办法。如何能做到这一切?看看这些媒体都是怎么做的。
所谓“新闻实验室”,究竟是什么?这个实验室里,没有化学公式,没有《绝命毒师》里那种经典的放毒防护衣,也没有测量湿度或者气压的工具。但在这里,创新在这里成为可能,有时甚至能推动文化变革。它被视为媒体在数字时代的“生存机制”;也有不少人认为,通过它可以找到能立足于未来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