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978 篇文章

面对重重阻力,这群捷克记者通过跨境合作追踪金流

在2013年捷克调查性新闻中心成立之前,国际有组织犯罪在捷克几乎没有受到多少关注。但中心成立之后,他们与当地和国际媒体开展合作调查,扳倒了多位政府高官,并揭露黑手党头目的隐秘财富。在重重威胁下,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数据新闻

疫情之下,数据的 100 种表达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的暴发抢过了庚子春节的主调,身处其中,我们亲自为这场抗疫写下注脚。疫情实时地图、扩散路径还原、感染人数建模、问卷信息收集……澎湃新闻·有数编辑部整理了一批优质数据项目,来看数据的100种表达方式,重温数据创作者们在这次疫情中贡献的力量。

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精选:新冠疫情如何蔓延全球?

新冠疫情在中国趋于缓和的时候,却在全球快速蔓延:美国的确诊感染人数在3月27日已超过10万人,成为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英国首相约翰逊也确诊感染;意大利因为感染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也超过了九千人……严峻的形势下,世界各地的新闻人也在用数据解答公众所关心的问题:新冠疫情是如何蔓延的?在公共场合,什么才是有效的病毒防范?保持社交距离的作用有多大?

报道工具和技巧

调查记者苏珊·科姆里:我用什么工具进行调查报道?

南非调查记者苏珊·科姆里长期从事调查报道,她参与揭露古普塔家族和南非前总统祖马之前权钱交易的调查报道 #GuptaLeaks。这一系列报道深入古普塔帝国的每个角落,也获得了2019年全球亮光奖。看她最爱使用的调查工具都有哪些?

夹缝之中,这群意大利记者如何调查跨境犯罪?

意大利调查报道项目(IRPI)成立于2012年。在募资困难、缺乏资深记者加入和人身安全面临威胁的背景下,几名年轻的调查记者通过跨境合作,走出了一条国际化路线。这不仅让他们的作品遍及全球媒体,也反映了现今跨国犯罪的特质。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报道新冠疫情?前线记者们总结了十点经验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中文媒体上出现了许多优秀报道,有的揭露了疫情何以爆发的关键事实,有的讲述了生活在疫区的人们的真实状态,有的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解答了公众对疫情的疑惑……这些报道是如何做出来的?参与报道的记者们又有什么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全球深度报道网采访了几位参与此次疫情报道的一线记者,总结出了十点新冠疫情的报道经验。

数据新闻

新冠肺炎疫情中,中文媒体如何进行可视化报道?

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间,中文媒体中出现了大量关于新冠肺炎的深度报道和数据新闻,它们或揭露了疫情何以爆发的关键事实,或讲述了疫区的真实状况,或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解答了人们的困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众多数据新闻作品中精选了十个值得一看的作品。

报道工具和技巧

调查记者莱昂内尔·福尔:我用什么工具进行调查报道?

调查记者莱昂内尔·福尔长期专注于商业调查报道,参与报道过壳牌公司和意大利埃尼集团(Eni)在收购尼日利亚油田时涉嫌行贿、肯尼亚知名博彩公司 SportPesa 在网络赌博热潮中大赚一笔、英国布拉柴维尔基金会为刚果总统德尼·萨苏-恩格洗白形象等议题。看看她最爱使用的调查工具都有哪些?

深度报道方法

如何避开流行病报道中的「雷区」?

从2003年的SARS到今年的新冠疫情,新闻媒体在每一次大规模传染病的爆发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最初的预警,到疫情发生时的状况、人们的反应,再到对疫情何以发生的追问,每一环新闻媒体都无法缺席。记者应如何客观准确报道流行病,流行病报道中又存在着哪些可以避免的“雷区”?

深度报道方法

跨境调查报道如何做?我们从《穿山甲报告》中学到的十点经验

自去年年初,来自 14 个国家/地区的 40 多名记者,就穿山甲非法贸易,进行了大范围的跨境调查。去年9月底,长达上万字的重磅调查《穿山甲报告:一段通向灭绝的旅程》在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正式发布,其后引发巨大反响。这个成功的跨境调查项目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需要怎样的“辟谣”?

辟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具体操作上看,在信息纷繁复杂又传播极快的环境中,辟谣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和原则,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从更深层次看,辟谣关乎的是定义真相的权力,它需要依赖具备独立性和公信力的机构,以及尊重事实的社会文化和开放的社会心态才能更好地运转。

#GIJC19 侧记:带着中国对欧投资的课题,我在大会现场听见了“人的故事”

之前在中国做国际新闻,我总有种感觉——在媒体上看到的故事往往和短暂空降到现场的观察形成鲜明反差。而这一次,当我带着中国对欧投资的大课题来到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现场时,也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反差,打动我的不是报告中的大词或眼花缭乱的数据,而是背后许许多多「人的故事」。

2019 年全球调查类播客精选

从讲述重磅调查故事幕后的 The Tip Off、财新十年调查报道故事集,到重回调查现场的 In the Dark、White Lies,2019年全球都有哪些不可错过的调查类播客?

依靠订阅制走过15年,“当今大马”如何平衡新闻公共性和媒体经营?

马来西亚媒体“当今大马”从2004年开始启用订阅制。15个年过去,会员收入已占到了总收入的70%以上,但付费墙并没有削弱影响力,它目前仍是马来西亚仍然是最受欢迎和信任的新闻网站之一。在全球新闻业并不景气的今天,“当今大马”是如何平衡新闻公共性和媒体经营的?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从借机拍片到三万会员,韩国非牟利媒体“打破新闻”是如何做到的?

韩国非牟利调查机构“打破新闻”在成立之初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甚至连一台相机也没有。但经过七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三万多月捐会员的新闻机构,并且融合了报道、广播、纪录片等多种媒体形式,在韩国新闻业最不景气的几年时间里,他们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呢?

#GIJC19 侧记:记者是一种生活方式

新闻是一种不断追逐事实的过程,而记者是主动并且享受于这个信息追逐过程的人。这当然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学习、训练。但记者本就不是喜欢容易问题的人。在不同国家,用不同语言,我们身上有一种跨越了国别和语言的共通性,我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追逐最根本的事实。毕竟,这是一群就算坐一趟观光船也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

深度报道技巧

成为 Instagram 搜索大师的不完全手册

越来越多人将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从 Facebook、Twitter 转移到了 IG(Instagram)。但 IG 的搜索功能非常难用,如果不知道一点搜索技巧,可能费了半天也找不到你想要的内容。为此,开源调查组织 OSINTCurio.us 的搜索专家特别撰写此文,教你成为一个 IG 搜索大师。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写好一个吸引人的开头?

对任何写作者来说,文章的开头是不容易写的,对于深度报道作者来说尤其如何。在这篇文章中,资深新闻人 Paul Bradshaw 总结了七种文章开头的写作方法。如果你正在为如何写开头而苦恼,不妨读一读这篇文章吧!

深度报道技巧

给自由撰稿人的小贴士

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选择自由撰稿作为自己的职业。与在机构工作相比,自由撰稿有着很高的自由度,但它同时也有些弊端——收入并不稳定,或是采访完一圈之后发现收集到的材料完全用不上。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自由撰稿人?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三位资深的自由职业者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GIJC19 侧记:在交流中撕下标签,用协作让报道更有力

在为期四天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故事正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们背后有人在持续地追踪和记录。且不论在大会上能学到多少调查报道经验或新闻呈现技术,单是交流本身,就足够有意义。因为这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开始,是相互理解与协同合作的起点。

如何用小成本报道大新闻?

小型媒体通常资源都是很有限的,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在新闻业取得成就,对小型媒体而言并不是那么容易,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小型媒体从业者齐聚一堂,分享了自己对于如何用小成本做出重磅报道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