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爭奪移動端讀者的目光 國外新聞機構的九種可視化敘事嘗試
過去一年裡,新的敘事形式不斷湧現,芬蘭視覺記者Emma-Leena Ovaskainen對此前BBC製片人提出的敘事形式分類做了改進,並補充了最新的發展和相關案例。
過去一年裡,新的敘事形式不斷湧現,芬蘭視覺記者Emma-Leena Ovaskainen對此前BBC製片人提出的敘事形式分類做了改進,並補充了最新的發展和相關案例。
進入GQ以後,劉敏發現工作的最大變化在於,特稿更要求記者在解釋新聞事件前因後果的基礎上,尋找能讓人共情的故事性,充分運用細節來講故事。要尋找哪些細節,如何物色採訪對象,如何觀察與獲取,採訪有何技巧,劉敏與《南都周刊》深度訓練營作了分享。
儘管這份報道對於推動當局治污的影響尚有待觀察,但它與越來越多類似的環境故事一道——見於印度媒體IndiaSpend、第三極項目等——揭示了公開數據以及運用多媒體記錄與展示環境實況在此類報道中愈發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