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標籤

深度報道技術

6 posts

深度報道技巧

訂閱期刊太貴?以下是記者免費取用學術文章的八個方法

從事新聞工作時,學術研究是最有價值的工具之一。然而,不少學術期刊都設置了付費牆,記者需要花錢才能取用學者們的研究成果,而訂閱費用對新聞機構和個人記者來說是過於沉重的負擔。這可難不倒足智多謀的記者們。以下,是免費獲取學術研究資訊的八個方法。

深度報道技巧

如何報道抽象的不平等議題?數據可視化、無人機相片幫到你

關於貧富差距的數據往往非常抽象,“基尼係數”的大小很難讓人對這種差距產生真實的認知。因此,需要用其他方法來呈現日益加劇的不平等現象。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採訪了世界各地的記者,看看他們怎麼用數據可視化、無人機拍照等方法來揭示不平等。

深度報道技巧

當政治極化愈演愈烈,媒體應該如何報道美國大選?

一項研究顯示,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支持對另一黨有害的政策,即便這些政策也會對國家造成傷害。當這種極化情緒愈演愈烈時,記者應該如何報道美國大選?通過採訪記者以及研究受眾參與的編輯,全球深度報道網找出十幾種記者可以使用的技術,來增加不同觀點受眾「接觸」事實的機會。

這個由建築師創辦的機構,用最前沿的技術賦能調查報道

建築師魏茨曼在2010年創立了「法證建築學」,透過研發創新的調查工具和受託進行 3D 建模、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和音頻分析等方式,讓過去屬於執法部門專利的調查方法也能為媒體所用,透過紮實的證據來形塑公共討論和檢驗公共政策。魏茨曼為什麼想創辦這個機構?十年來他們又完成了哪些令人矚目的調查項目?

深度報道技巧

《第一財經》是如何報道新冠疫情的?

《第一財經》是國內首家報道武漢發生新冠疫情的媒體,在此次疫情報道中,也以深入淺出的解釋性報道和紮實的調查深入人心。當遇到新冠疫情這樣大事件時,後方編輯和前線記者要如何配合?可以從哪些角度切入事件和策劃專題?當好報道刊出後,新媒體運營又可以如何配合?針對這些問題,騰訊傳媒研究院採訪了《第一財經》的核心采編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