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標籤

紀錄片

10 posts

深度報道方法

對話伊藤詩織:我是如何完成《黑箱日記》的?

由伊藤詩織導演,講述自己被聲名顯赫的前輩山口敬之性侵後,如何艱難地起訴對方的紀錄片《黑箱日記》入圍了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在這篇與 GIJN 的訪談中,她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完成《黑箱日記》這部紀錄片的。

深度報道技巧

從調查報道到 Netflix 紀錄片,《Tinder 詐騙王》背後的故事

最近頗受歡迎的 Netflix 紀錄片《Tinder 詐騙王》是根據挪威媒體 VG 的一篇調查報道改編而成。我們對話了兩位參與調查的記者,聊了聊他們看到自己的報道出現在世界最大的流媒體平台上是什麼感覺,將調查報道改編為紀錄片的經驗,以及他們有沒有在這個改編中大賺一筆。

深度報道技巧

過去一年,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調查紀錄片?

最近,為表彰優秀的調查紀錄片而設立的 DIG 獎公布了今年的獲獎名單。獲獎紀錄片的題材涵蓋西方石油公司對非洲環境的破壞,到孟加拉國政府高層和犯罪家族之間的勾結等等。來自世界各地的調查團隊亦堅韌的意志和創新的方法,完成了這些高難度的調查紀錄片。

深度報道技巧

過去一年,有哪些深度調查紀錄片值得一看?

最近,為表彰優秀的調查紀錄片而設立的 DIG 獎公布了今年的獲獎名單,獲獎作品包括了由400多段公民記者拍攝的直播視頻剪輯而成的《直播蘇丹大屠殺》,調查性侵案件的播客節目《已驗證》等。除了獲獎作品外,本屆入圍作品中還有哪些不可錯過的佳作?

從藉機拍片到三萬會員,韓國非牟利媒體“打破新聞”是如何做到的?

韓國非牟利調查機構“打破新聞”在成立之初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甚至連一台相機也沒有。但經過七年的發展,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擁有三萬多月捐會員的新聞機構,並且融合了報道、廣播、紀錄片等多種媒體形式,在韓國新聞業最不景氣的幾年時間裡,他們是如何取得這些成就的呢?

非法琥珀開採致烏克蘭土地“潰瘍” 記者描摹了這些坑 | 數據新聞精選

當你在把玩手中的琥珀時,是否想過,東歐國家烏克蘭的環境,正因非法琥珀開採產業而遭受致命性摧毀。在地球另一端的哥倫比亞,4,000多名游擊隊員在2016年停火協議簽訂後,離開了叢林,正在試圖融入城市生活。本周數據新聞精選,深度君帶你了解這兩個調查故事,還將在末尾奉送一則數據可視化目錄。

培養設計師思維:數字時代對媒體人的挑戰

在數字時代,紙媒的秩序和規矩都被打破了。記者或多或少都得了解數字新聞生態,包括傳播的媒介、讀者、如何推廣他們的新聞——這在以前對於他們來說,都是與工作沾不上邊的。而這也是設計師能夠發揮技能,把方法技巧和思維方式代入的地方。像一個設計師一樣思考,能夠幫助媒體人探索這些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