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社科研究方法的最佳调查报道——2017菲利普·迈耶奖揭晓
美国当地时间1月22日,为嘉奖利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报道而设立的菲利普·迈耶奖揭晓,《芝加哥论坛报》揭开药品安全网缺口的报道斩获2017年头奖,ProPublica对破产保护政策中种族差异的揭露,以及巴伐利亚广播公司与《明镜周刊》合作的、有关德国房地产市场上歧视外国人的报道分列二三位。
美国当地时间1月22日,为嘉奖利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报道而设立的菲利普·迈耶奖揭晓,《芝加哥论坛报》揭开药品安全网缺口的报道斩获2017年头奖,ProPublica对破产保护政策中种族差异的揭露,以及巴伐利亚广播公司与《明镜周刊》合作的、有关德国房地产市场上歧视外国人的报道分列二三位。
新任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僭建已是不争事实,现在只看如何收场。满城热评中,有猜测背后是「政治力量」发功,但是详细检视媒体的报道的内容、方法、和消息来源, 可证这趟新闻事件是香港记者近年来在深度报道上最出色的表现。
对很多调查记者来说,政府网站是他们对一些关于公众利益问题(比如地方规划、发展和支出等)进行调查的起点和数据来源。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记者或者新闻机构建立的“民间数据库”,也能帮你在调查时找到数据,比如本文这份清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全球或地区性新媒体、新闻学院和研究中心,开始通过运营网站、发布新闻简报、开展网络课程、组织记者培训项目等方式,报道与传播行业内的创新尝试,提供行业趋势观察与分析,以激发更多能推动行业变革的想法,探求商业和内容生产模式的新出路。
无论技术、平台如何进步,我们相信,专业调查报道的基本要求不会改变。感谢所有调查报道新闻人的努力,让受众得享了解真相的权利。
媒体行业剧烈变革时期,有人出走,也有人坚守。那些坚守的人,怀抱怎样的价值与理想?腾讯媒体观察微信公号全媒派带来了三位传媒人的坚守故事,他们对当下的新闻行业、记者和媒体人价值的理解,或能给处于迷茫期的同行一些方向上的启发。
运用数据或技术能给调查报道带来线索、提供思路、实现突破,但前提是,要真正做到让两者为故事服务。对此,“数据工场”的数据新闻编辑陈羽萱从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得到不少体会。
调查报道耗时动辄几个月,对新闻媒体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消耗。在媒体普遍遇上“寒冬”之时,要如何用真金白银、可持续地支持调查报道呢?此次南非深度报道大会的“调查报道的可持续性”研讨会,邀请众多成功存活下来的媒体,介绍他们的经验。
十年前由娱乐新闻起家,2013年始建调查团队的网络媒体Buzzfeed,如今已成美国调查新闻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Buzzfeed内部,娱乐与严肃新闻内容两者如何平衡?Buzzfeed的调查报道理念与操作跟传统媒体相比有何不同?
在技术、市场、舆论环境等正快速改变着新闻生态的当下,中国国内的调查性报道现状如何?调查记者分布于何处、待遇和处境有何变化?12月4日,一份题为《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正式发布,通过分析全国性普查所得数据,探讨当前国内调查记者的总体特征、职业观念和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