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谎报男女薪酬差异比 数据会说真话 | 数据新闻精选
前有BBC中国主编Carrie Gracie因男女薪酬不均辞去中国的职务,后有《金融时报》报道的一个怪象:Hugo Boss,Dana等六家企业在向英国政府提交男女薪酬差异数据后,在公开系统里反复修改,把男性薪酬高于女性这一事实,改成女性薪酬更胜一筹,就连负责管理这个系统的政府卫生部门也是如此。
前有BBC中国主编Carrie Gracie因男女薪酬不均辞去中国的职务,后有《金融时报》报道的一个怪象:Hugo Boss,Dana等六家企业在向英国政府提交男女薪酬差异数据后,在公开系统里反复修改,把男性薪酬高于女性这一事实,改成女性薪酬更胜一筹,就连负责管理这个系统的政府卫生部门也是如此。
近年来,新闻机构之间的合作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为读者呈现了许多更准确、更有影响力的报道,也让只凭一己之力难以做成的报道得以面世。以下这十个小技巧,是我们从全球500多名记者的合作经验中,总结出的精华。
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僭建已是不爭事實,現在只看如何收場。滿城熱評中,有猜測背後是「政治力量」發功,但是詳細檢視媒體的報道的內容、方法、和消息來源, 可證這趟新聞事件是香港記者近年來在深度報道上最出色的表現。
对很多调查记者来说,政府网站是他们对一些关于公众利益问题(比如地方规划、发展和支出等)进行调查的起点和数据来源。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记者或者新闻机构建立的“民间数据库”,也能帮你在调查时找到数据,比如本文这份清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全球或地区性新媒体、新闻学院和研究中心,开始通过运营网站、发布新闻简报、开展网络课程、组织记者培训项目等方式,报道与传播行业内的创新尝试,提供行业趋势观察与分析,以激发更多能推动行业变革的想法,探求商业和内容生产模式的新出路。
好的新闻产品从无到有,都得经历细细打磨。Poynter的数字工具记者Ren Laforme此次介绍的八个记者必备工具,都是他从网站的每月简报中抓取出来、各地记者最爱用工具中的佼佼者。让我们来看看,从创意构思,到多样化呈现,这些工具是如何助媒体人一臂之力。
随着科技不断拓宽数据设计的边界,数据可视化领域也在不断改变,新设备、新技巧对可视化专家们提出了新的挑战。Lena Groeger是ProPublica的调查记者和可视化开发人员,携手《金融时报》数据可视化记者Jane Pong,她们在2017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分享了数据可视化的七大趋势。
如果你已厌倦了摸不着的算法和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无尽假新闻,那么,希望以下这份精心整理的年度获奖深度报道系列,能重燃你对新闻业的信念。不可否认,新闻业仍处于探求自身未来的过程之中。本文所介绍的深度报道案例,从今年全球及地区性共15个新闻奖项优胜作品中选出,从中你能看到具有启发性的叙事手法、调查方法、合作模式以及记者对抗一切障碍的勇敢无畏。
无论技术、平台如何进步,我们相信,专业调查报道的基本要求不会改变。感谢所有调查报道新闻人的努力,让受众得享了解真相的权利。
媒体行业剧烈变革时期,有人出走,也有人坚守。那些坚守的人,怀抱怎样的价值与理想?腾讯媒体观察微信公号全媒派带来了三位传媒人的坚守故事,他们对当下的新闻行业、记者和媒体人价值的理解,或能给处于迷茫期的同行一些方向上的启发。
2017年深度报道领域中,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深度网在这里总结了2017年最具热度的议题和文章,回望深度报道发展的足迹,也揭示迈向前路的方向。
运用数据或技术能给调查报道带来线索、提供思路、实现突破,但前提是,要真正做到让两者为故事服务。对此,“数据工场”的数据新闻编辑陈羽萱从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得到不少体会。
全球深度报道网是一家非盈利机构,致力于在全球范围拓展深度报道的可能性。目前,它拥有来自68个国家的155个成员组织,每个组织都可获得一票投票权。“大家对举办全球大会的热情和宣传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全球深度报道网的执行总监David E. Kaplan说。“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健康的信号。大家积极参与,并且为共同拓展我们的全球联系网络而出力。”
2017年12月4日,南加州洛杉矶北部遭遇大火肆虐,约62,726公顷土地被烧焦。火灾在加州频繁爆发,但并没有烧灭近年来移民加州的热度、快速走高的房价。本周数据新闻将详解自然灾害与国际化大都市房价的关系,并介绍一个数据可视化的“简易百科”,顺便听听技术流怎么理解数据新闻。
调查报道耗时动辄几个月,对新闻媒体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消耗。在媒体普遍遇上“寒冬”之时,要如何用真金白银、可持续地支持调查报道呢?此次南非深度报道大会的“调查报道的可持续性”研讨会,邀请众多成功存活下来的媒体,介绍他们的经验。
十年前由娱乐新闻起家,2013年始建调查团队的网络媒体Buzzfeed,如今已成美国调查新闻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Buzzfeed内部,娱乐与严肃新闻内容两者如何平衡?Buzzfeed的调查报道理念与操作跟传统媒体相比有何不同?
韩国官方发布了“世越号”沉没的报告后,事故起因仍不明朗。坊间开始流传真假莫辨的猜测,比如客运船是与潜水艇相撞而倾覆的;还有人猜测船员在航程中故意抛锚……然而真相呢?金成秀想,他一定要还原船体倾覆的全部经过,再现场景,把真实呈现与大众。
在技术、市场、舆论环境等正快速改变着新闻生态的当下,中国国内的调查性报道现状如何?调查记者分布于何处、待遇和处境有何变化?12月4日,一份题为《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正式发布,通过分析全国性普查所得数据,探讨当前国内调查记者的总体特征、职业观念和生存状态。
“采访不是关于你准备好的一系列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为今年全球深度报道大会“采访的艺术”专题研讨会讲者之一,美国网络媒体Buzzfeed调查报道主管、普利策奖得主Mark Schoofs分享了他从业多年总结下来的采访经验。
有一回,他执著于呈现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剖析复杂的关系图,结果跟编辑来来回回磨了十次。后来,他的编辑要求他,把那改了十次的草稿丟了吧!“想一想,写一篇你母亲也能看懂、有兴趣的故事。”他真的打了电话给母亲,从叙事到谈人,故事结构整个调整。新稿一次过关。
1992年以来全球被杀害的记者累计超过1,000人,仅2017年至今就有34名记者确认遇害,世界各地有超过200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因其新闻报道而正在狱中服刑。如何保障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安全值得关注。
《国家地理》特别调查组创始人、调查记者、作家Bryan Christy总结调查野生动物走私的要义,他指出:“野生动物走私的报道不是关于动物的故事,气候变化的报道也不是天气的故事,它们是犯罪报道。”
四天时间、1,200多名记者、130个国家、280多名讲者、100多场专题研讨会和工作坊分享——规模空前的第十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在11月19日于南非金山大学顺利闭幕。让我们通过参会记者的镜头与社交网络状态,来回顾大会的盛况。
11月18日,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公布了第七届全球亮光奖得奖名单,头奖由伊拉克和尼日利亚的调查记者摘得,前者突击调查了伊拉克境内失踪的教育资金,后者曝光了尼日利亚的不公正杀戮。
BBC网络搜索专家Paul Myers再度现身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其“网络‘人肉’搜索”研讨会同往年一样座无虚席。他强调,找到人、找对人的关键,在于寻找“特殊标记”(Unique Identif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