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2021年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开幕:记者该如何履行监察和问责权?
2021年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刚于11月1日开幕。在首天举行的全体会议上,由五位编辑组成的明星讲者阵容,为我们勾勒出当前民主理想和独立媒体生存的前线抗争景象。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正确解读数据?
当你在报道中使用数据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取的。但同样重要的是正确解读你的发现。如果你计算正确,但没有正确解读数据呈现的结果,最终可能会误导你的受众。例如,因为一些人收入过高,平均数就无法反应大多数人的真实收入,使用它就可能产生误导效果。

深度报道技巧
过去一年,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调查纪录片?
最近,为表彰优秀的调查纪录片而设立的 DIG 奖公布了今年的获奖名单。获奖纪录片的题材涵盖西方石油公司对非洲环境的破坏,到孟加拉国政府高层和犯罪家族之间的勾结等等。来自世界各地的调查团队亦坚韧的意志和创新的方法,完成了这些高难度的调查纪录片。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报道抽象的不平等议题?数据可视化、无人机相片帮到你
关于贫富差距的数据往往非常抽象,“基尼系数”的大小很难让人对这种差距产生真实的认知。因此,需要用其他方法来呈现日益加剧的不平等现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采访了世界各地的记者,看看他们怎么用数据可视化、无人机拍照等方法来揭示不平等。

深度报道精选:恒大何以至此?
过去一个月,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摇摇欲坠的恒大集团,作为龙头房企的恒大,是如何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月底,海航董事长陈峰及首席执行官谭向东被采取强制措施;随着海航坠落,其高管家族的裙带枢纽关系也逐渐浮上水面。

报道工具和技巧
调查记者利塞斯·布恩:我用什么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在这期“工具箱”栏目中,我们采访了委内瑞拉调查记者利塞斯·布恩。她对当地的非法采矿、环境犯罪等行为进行过深入的调查,也参与多项跨国调查合作。在工作中,她不仅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还要以美观的设计呈现给读者,哪些工具帮助她实现了这些目标?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进行突发新闻的准备、突破和采访?
突发新闻是记者最经常处理的新闻类型之一,但由于这类新闻需要快速反应,留给记者准备的时间非常有限。最近,深度训练营邀请了任职九派新闻资深记者赵翔,分享了她是如何做突发新闻的采访准备工作,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采访突破的。

深度报道技巧
在这个系列研讨会中,她们讲述了女性记者眼中的印度疫情
一个在线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印度30个邦的40名女记者,请她们讲述在调查印度新冠疫情时遇到的故事。但当她们聚集在一起时,讲述的内容远不止于此,这个网络研讨会变成了一个关于女性记者身份、疫情中女性的遭遇的更广泛对话。

第12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开放注册
2021年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已经开放注册,会议将于11月1日到5日进行,这是第一次完全在线上进行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我们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人,分享最新的调查技术、数据新闻方法、跨境合作案例、新闻工具等,同时也会设立讨论环节,方便世界各地的新闻人进行交流。

报道工具和技巧
4个小工具,帮你快速核查图片真伪
最近几年,经过处理过的虚假图片和将真实图片混杂虚假信息以误导受众的情况,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 Photo Sherlock、TinEye 等几款免费工具,手把手教你追查网络图片的来源、验证图片的真伪。

深度报道技巧
从在线调查到数据保护,我们整理了一份记者必备工具清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复杂的调查报道来说更是如此——不仅需要在线调查工具来搜集资料,数据保护工具来确保安全,还需要可视化工具来进行呈现,任务管理工具来进行统筹合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采访了多为全球顶尖的调查记者,看看他们的必备工具清单中都有哪些工具。

深度报道技巧
“胳膊下的文件夹”、激将法……调查记者们都有哪些采访技巧?
“胳膊下的文件夹”、利用可视化思维进行在线调查、激将法、请外地同事代为提出采访……面对棘手的调查,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他们最常用的突破技巧。

深度报道技巧
媒体要如何运营短视频平台?
短视频迅猛的发展势头,让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入局。但对于习惯陈述事实、借助长视频进行新闻叙事的传统媒体来说,在像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上进行内容创作,无疑充满了挑战,这篇文章总结了短视频运营战略的三个关键点和四个方法。

想了解调查报道最新动态?我们推荐这五份新闻信
新闻信之所以变得越来越流行,是因为它提供的信息不会被社交巨头通过算法过滤,并且还能透过它与读者社区建立牢固、持久的联系。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推荐了五份值得一读的调查报道新闻信。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用浏览器“检查元素”功能来助力在线调查?
很多记者没有留意到,在浏览器的右键菜单的“复制”和“另存为”功能下面还有一个“检查元素”的选项。但这个很少被记者使用的功能,却可以从网站源代码中挖掘出大量的隐藏信息。记者桑恩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如何使用“检查元素”功能,来协助你进行在线调查。

深度报道技巧
当记者与学者携手做选题,能发挥出怎样的潜能?
记者和学者的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都要钻研文件、处理数据和进行访谈。然而,在工作节奏,以及对于输出成果的标准方面又大相径庭。如果记者和研究相关议题的学者一起合作,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深度报道技巧
一手做日常新闻,一手做深度报道,这些记者如何做到的?
长期跑某个条线的记者,可能比专职调查记者在调查特定领域的选题时更具优势——因为他们非常了解这个领域,并且有许多这个领域内的信息源。所以,一边做日常新闻,一边做深度报道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两种工作节奏截然不同,如何才能平衡好呢?在这篇文章中,几名记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深度报道技巧
借助信息公开,她们揭开了墨西哥“毒品战争”的黑幕
墨西哥“毒品战争”于2006年拉开帷幕,至今造成超过六万人失踪。2006年至2019年间,全国共发现超过3600个怀疑与此有关的无名坟墓。在这篇文章中,三名墨西哥调查记者分享了她们如何利用公共信息申索,揭开这场战争背后黑幕的。

深度报道技巧
9个技巧,教你将播客与新闻报道无缝结合
播客在全球都变得越来越流行,成为文字和视频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新闻载体。对编辑部来说,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将播客与新闻报道无缝结合?这篇文章分享了9个技巧,包括用播客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将长报道转化成播客、用新形式重现旧闻等等。

第12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线上)奖学金现正接受申请
第12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将于11月1日到5日在线上举行,我们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人,分享最新的调查技术、数据新闻方法、跨境合作案例、新闻工具等,同时也会设立讨论环节,方便世界各地的新闻人进行交流。大会奖学金现在正在接受申请。

深度报道技巧
专访日本记者清水洁:我是如何调查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的?
1999年,被视为“三流记者”的清水洁靠自己的努力追查到了杀死女大学生的凶手,揭发了埼玉县警的丑闻,并最终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在调查这宗案件时,他是如何找到突破角度,又怎样取得受害人遗属信任的呢?

深度报道技巧
性骚扰/性侵报道中,如何平衡隐私保护和案件解决?
2019年初,新人道主义新闻社和汤森路透基金会就国际救援团体在刚果期间实施性侵或“以性换薪”的丑闻进行了联合调查。此后,有调查委员会向他们索取受害女性的资料,但遭到了拒绝。报道性暴力案件后,如何在保护当事人隐私和促成案件解决之间进行权衡?新人道主义新闻社调查编辑分享了他们的技巧。

不想把录音上传云端?你应该试试这款极简转写工具
虽然现在自动转写工具很方便,但有时出于隐私保护、节约成本等原因,一些采访录音还是需要记者来亲自整理,这个时候有什么好用的工具可以用呢?oTranscribe 就是一款既能满足记者使用需求,又可以充分保护了隐私的手动转写工具。

深度报道技巧
调查网络迷因:她是如何从哈佛高材生变成阴谋论信徒的?
《纽约时报》记者凯文·罗斯追踪报道了一名在哈佛大学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是如何成为一个热衷于分享阴谋论的“表情包女王”的。表情包是激进主义者最常用的传播工具之一,而罗斯的报道准确地展现了这一信息媒介是如何发挥效用,并让我们知道这一工具背后的使用者面貌极其多元。在这篇文章中,凯文分享了自己是如何找到这个选题以及如何操作的。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透过现场视频进行在线调查?
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问题,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更多的冲突事件。报道这类事件,记者往往很难去到现场,但透过现场流出的视频资料和一些辅助工具,却一样可以获得颇有价值的信息。在这篇文章中,全球深度报道网访问了业内专家,请他们分享了12个视频调查技术及12款工具。

深度报道技巧
为了更全面协助深度报道媒体,我们推出了“GIJN咨询”服务
全球各地的深度报道记者正在面临着不同方面的挑战,包括但又不限于法律风险、网络安全和媒体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协助世界各地的深度报道记者和数据新闻从业者,我们在今天推出了“GIJN 咨询”(GIJN Advisory)服务——这是一项深度咨询服务,会由相关的行业专家根据媒体的具体需求,提供经营策略建议、网络安全培训、工具使用指导、甚至法律支援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