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主題

全球開放數據指數:關鍵數據庫僅11%開放

開放知識(Open Knowledge)基金會是一家成立於英國的非營利性機構,致力於推進世界各地的數據開放,他們剛剛發布了最新版的全球開放數據指數(Global Open Data Index)。從3年前僅有少數幾個國家開放政府數據到如今的將近400家,該指數顯示出開放趨勢正走向井噴。

開放數據基金會依據10項關鍵數據庫的表現來給各國打分,這10項關係到一個政府的透明度、問責制及幾項針對公民的主要服務。

  • 交通時間表
  • 政府預算
  • 政府開支
  • 選舉結果
  • 公司註冊
  • 全國地圖
  • 全國性統計
  • 立法
  • 郵編
  • 污染物排放

全球開放數據指數從2013年起,考察70個國家的開放政府數據,今年增至97個國家,並特別關注南半球國家。

全球開放數據指數可供下載並提供分國別下載。

所以開放政府數據到底做得怎麼樣呢?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是:開放的條目和數據庫正在逐步增多,而我們有便捷的工具來衡量這些數據。壞消息是:依據該指數的標準,只有11%的數據庫被認定為“開放”。爭取開放數據,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OKN

您可以根據知識共享協議條款免費轉載這篇文章

轉載


閱讀更多

數據新聞

我們需要更多數據

紐約市建立網站Vision Zero View,用地圖和數據展示了該市五個行政區從2009年至2014年自行車和汽車的車禍傷亡情況。IBM首席信息策略師史蒂文·阿德勒說,這遠遠不夠。要了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這還只是個開始。

數據新聞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10.30-11.7)

為紀念柏林牆倒塌25周年,萊布尼茲社會科學院(the Leibniz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s)收集了90年代初至2012年間東德人和西德人對15個問題的看法,涵蓋墮胎、教育、社會不平等、愛國主義等問題,繪製了德國人觀念的變遷和東西德人之間仍然不小的鴻溝。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用樂高積木拼湊出的2020年

隨着疫苗接種工作的展開,全世界都希望快一些走出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復盤過去這一年,病毒是如何在一個國家中蔓延開來,又如何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美國薪資水平恢復到疫情前,就代表經濟已經復蘇了嗎?探討這些問題時,數據新聞記者又有哪些切入的角度?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2月值得關注的數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