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玩轉”調查報道:將新聞變成互動遊戲

首個將調查報道以遊戲化方式呈現的交互作品《偷漁》‭(‬Pirate Fishing‭)‬在去年發布時為半島電視台網站帶來了80%的新增用戶,並獲得多項大獎。

在挪威利勒哈默舉辦的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半島資深記者Juliana Ruhfus分享了這個項目背後的故事。

pirate fishing2

《偷漁》‭(‬pirate‭ ‬fishing‭)‬是半島電視台去年發布的一款交互式新聞遊戲,講述了記者在西非國家調查非法捕魚的故事。

三年前,Ruhfus 報道了在西非塞拉利昂發生的涉及幾百億美金的非法捕魚事件,並找到了韓國的捕魚船。她在兩周內完成調查,並獲得了一手資料:非法捕魚船的視頻、船員的照片以及地理位置等。

Ruhfus表示,之後將這個調查報道與遊戲元素結合,主要有三點目標:向人們展示報道的幕後故事及該調查是如何展開的;吸引年輕觀眾;讓用戶體驗從事真正新聞調查的感覺。

pirate fishing1

如何將虛擬的遊戲與真實的新聞結合是個難點,特別是在二者之間如何平衡的問題上。對Ruhfus而言,她在設計故事階段最掙扎的就是如何設置故事結構。畢竟遊戲最大的趣味之一是讓玩家享有選擇的自由;而作為已經完結的新聞調查,則需要按照開始、過程和結束三段的敘事方式引出一個已定的結局。

《偷漁》的故事以一封任務郵件開始。點擊“接受”,便進入調查的第一部分:以初級研究員的身份展開調查,與當地漁業部門的官員合作,並和其它記者配合。‭ ‬隨着收集到更多非法漁船的線索和資料,用戶會晉陞為資深記者,並獲得勳章獎勵。

這個互動新聞的技術是由總部在意大利的製作公司完成。公司創始人‭ ‬Ivan‭ ‬Giordano和Ruhfus在四年前的一次會議上認識,當時Ruhfus就萌發了製作互動新聞的想法。

《偷漁》的內測版反饋並不好。Ruhfus讓倫敦城市大學900多名學生體驗,很多人覺得太複雜,沒有必要做這樣的東西。之後再經過多次改進,特別是技術上的簡化,才有了目前的版本。“現在的版本視頻還是太長,影響用戶體驗,”Giordano說。

值得一提的是,用戶聽到的鳥叫聲、海浪聲都是由塞拉利昂當地的音樂公司製作的。半島電視台還與該公司合作,舉辦歌曲創作大賽,徵集當地漁民和街頭年輕人的作品,獲獎歌曲的視頻會在故事結尾時播出。

Ruhfus特彆強調這個作品並不是遊戲,而是帶有遊戲元素的互動新聞‭ ‬。“遊戲是一個幾十億資金的產業,”她表示。

您可以根據知識共享協議條款免費轉載這篇文章

轉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