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主題

GIJC全球大會:學術論文“召集令”

GIJC15Screen-Shot-2015-05-05-at-12.02.28-PM-336x42

第九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於今年10月8-11日在挪威利勒哈默爾舉行。此次大會將再次進行學術研究成果的討論,包括與調查報道相關的趨勢、挑戰、教學法、以及最佳方案分享。我們歡迎全世界各地的新聞學教授和學者向我們提交相關學術研究論文。


學術論文/研究摘要“召集令”:

調查性報道及計算機輔助報道的教學技能與技巧

研究成果將於2015年10月8-11日在挪威利勒哈默爾舉行的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進行展示。

我們邀請您在2015年7月8日前提交一個不多於300個英文單詞的摘要,用於此次大會上的分會場討論和展示。

審核將於2015年7月22日得出結果。

最終論文提交的截止時間是2015年9月14日。

論文合集將以電子形式發表於大會上使用。提案若獲接受,論文作者將被邀請至挪威出席此次大會。

 

論文主題考慮但不限於:

  • 計算機輔助報道以及數據新聞領域的趨勢
  • 調查報道領域的趨勢
  • 特定國家或文化環境下(進行調查報道)的挑戰
  • 成功的教學方法
  • 調查性報道與移動設備、無人機、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等新技術的融合

提交要求:

  • 所交提案應當體現以上提到的任一主題的原創研究。
  • 論文必須符合APA格式。
  • 若摘要被接受,論文長度應不超過15頁(除去參考文獻、目錄、附錄等內容)。
  • 論文未曾在此前其它會議上發表或展示過。

格式:

* 必須是英文論文

* 必須以Microsoft Word(.doc)格式提交。其它格式的文件一概不接受。

* 若摘要被接受,則後續提交的論文需符合APA格式,且長度不超過15頁(除去參考文獻、目錄、附錄等內容)

* 論文應當和題目一起提交,但請分開提交題目頁,並附上作者的聯絡信息等。若論文是與可識別作者的信息同時提交的,將自動失去評選資格。

* 請將論文提交給:Brant Houst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伊利諾伊大學),郵箱地址:callforpapers@gijn.org.

如果您有任何有關論文提交的問題,請聯繫brant.houston@gmail.com

 

嘉賓編輯:

Rosental Alves, 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

Sheila Coronel,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Steve Doig,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nton Harber, 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

Brant Houston, 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Amy Schmitz Weiss, 聖地亞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您可以根據知識共享協議條款免費轉載這篇文章

轉載


閱讀更多

數據新聞

深度報道精選:生為女性是原罪嗎?

“唐山打人案”轟動中國網絡輿論。要求女性主動規避風險,肩負自我保護的特殊負擔,真的能為她們帶來安全?還是會將她們的生活和行動置於處處恐懼之中?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六月幾篇值得一讀的深度報道。

深度報道方法

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需要真正的新聞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許多新聞從業者害怕自己將被機器取代的聲音也逐漸出現。然而,與其驚懼變化,不如擁抱這項技術。這篇文章給我們展示了,人工智能將可能如何幫助記者更好地報道我們如今所處的,愈發複雜、愈來愈全球化和信息過剩的世界,從而拯救新聞業。

深度報道方法

GQ特稿記者劉敏:如何成為細節捕手

進入GQ以後,劉敏發現工作的最大變化在於,特稿更要求記者在解釋新聞事件前因後果的基礎上,尋找能讓人共情的故事性,充分運用細節來講故事。要尋找哪些細節,如何物色採訪對象,如何觀察與獲取,採訪有何技巧,劉敏與《南都周刊》深度訓練營作了分享。

深度報道技巧 深度報道方法

調查報道:一切技巧,不過是有想象力的笨功夫

“調查報道之所以廣受尊崇,勇氣是一部分,對專業主義的恪守和遵循則更為寶貴。”前《南方周末》特稿編輯葉偉民以他本人一次暗訪經歷為例,分享調查倫理、調查規劃及採訪突破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