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標籤

深度報道

140 posts

數據新聞

國外調查記者常用的16個數據網站丨乾貨

對很多調查記者來說,政府網站是他們對一些關於公眾利益問題(比如地方規劃、發展和支出等)進行調查的起點和數據來源。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記者或者新聞機構建立的“民間數據庫”,也能幫你在調查時找到數據,比如本文這份清單。

深度報道技巧

困難時期能孕育出最好的新聞報道:2017全球獲獎深度報道回顧

如果你已厭倦了摸不着的算法和人工智能所帶來的無盡假新聞,那麼,希望以下這份精心整理的年度獲獎深度報道系列,能重燃你對新聞業的信念。不可否認,新聞業仍處於探求自身未來的過程之中。本文所介紹的深度報道案例,從今年全球及地區性共15個新聞獎項優勝作品中選出,從中你能看到具有啟發性的敘事手法、調查方法、合作模式以及記者對抗一切障礙的勇敢無畏。

那些從未想過離開的媒體人,如何理解自己的職業選擇?

媒體行業劇烈變革時期,有人出走,也有人堅守。那些堅守的人,懷抱怎樣的價值與理想?騰訊媒體觀察微信公號全媒派帶來了三位傳媒人的堅守故事,他們對當下的新聞行業、記者和媒體人價值的理解,或能給處於迷茫期的同行一些方向上的啟發。

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讓數據和技術更好地服務故事 | GIJC17

運用數據或技術能給調查報道帶來線索、提供思路、實現突破,但前提是,要真正做到讓兩者為故事服務。對此,“數據工場”的數據新聞編輯陳羽萱從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得到不少體會。

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支持調查報道的五種方式 明白自己的價值最重要 | GIJC17

調查報道耗時動輒幾個月,對新聞媒體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消耗。在媒體普遍遇上“寒冬”之時,要如何用真金白銀、可持續地支持調查報道呢?此次南非深度報道大會的“調查報道的可持續性”研討會,邀請眾多成功存活下來的媒體,介紹他們的經驗。

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BuzzFeed調查報道主管:90%成功的調查報道源於選好故事 | GIJC17

十年前由娛樂新聞起家,2013年始建調查團隊的網絡媒體Buzzfeed,如今已成美國調查新聞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Buzzfeed內部,娛樂與嚴肅新聞內容兩者如何平衡?Buzzfeed的調查報道理念與操作跟傳統媒體相比有何不同?

時隔六年 最新普查剖析內地調查記者行業變化

在技術、市場、輿論環境等正快速改變着新聞生態的當下,中國國內的調查性報道現狀如何?調查記者分布於何處、待遇和處境有何變化?12月4日,一份題為《新媒體環境下調查記者行業生態變化報告》正式發布,通過分析全國性普查所得數據,探討當前國內調查記者的總體特徵、職業觀念和生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