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士清单
谢海涛:浅谈调查记者的“道”与“术”
谢海涛是中国知名的调查报道记者,他的“谷俊山腐败”系列报道曾入围全球亮光奖。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调查记者的“道”与“术”,以及如何在调查中进行突破等内容。
谢海涛是中国知名的调查报道记者,他的“谷俊山腐败”系列报道曾入围全球亮光奖。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调查记者的“道”与“术”,以及如何在调查中进行突破等内容。
在今年的 NICAR 数据新闻峰会上,与会者们介绍了大量前沿调查工具和报道资源。GIJN 从中精选了6个可供全球记者使用的免费工具,可以协助你进行选题研究、事实核查、保护隐私等。
2023年底,甘肃兰州发生地震,“冷杉RECORD”发布报道《零下12度,困于甘肃震中的20个小时》。这篇灾难报道由记者团队全程在后方操作,通过对受灾群众个体的采访,详细呈现了震区情况和受灾群众的状态。编辑王焕熔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这篇稿件诞生的过程和灾难报道的经验。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参加的记者盛会。别的先不说,在这个媒体经营日渐困难、大环境对记者越来越不利的年代里,光是看到这么多调查记者仍坚守在岗位上,就已经足够振奋人心了。
社交媒体上的青少年网红获得的不只有是名声和财富,在这些账户的男性粉丝中,有不少人会恭维、欺凌或勒索账号的所有者。纽约时报的一篇多媒体调查报道揭示了这一现象,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
学术不端行为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涉及新药和外科手术程序的研究可能会直接影响公共卫生,而政府也会根据研究结果来制定相关政策。在这篇文章中,三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在调查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的经验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