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中最常见的10个错误
在今年的 NICAR 会议上,GIJN 与几位数据新闻专家交谈,询问他们在数据新闻中最常见的10个错误,包括忽视空白行、混淆百分比和百分点、在图表中使用错误的刻度尺等等。

深度报道技巧
调查逃避制裁的叙利亚磷酸盐走私,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虽然受到欧美国家的制裁,但叙利亚的磷酸盐仍不断出口到欧洲。一群叙利亚记者和 OCCRP 合作,透过开源技术、公开数据库和跨境合作,揭开了这个庞大的走私网络。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GIJN 十问
GIJN 十问:对话波多黎各调查记者奥马亚·索萨
在 GIJN 新推出的“十问”栏目中,我们对话了波多黎各调查新闻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奥马亚·索萨,请她分享了在南美国家波多黎各做调查报道的挑战、喜欢的工具/数据库和自己曾犯过的错误。

深度报道精选:为什么你的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
各地最近开始新一轮医保改革,个人账户被弱化,资金转而投入门诊改革等,引起民间争议;中国首例因“陪诊”入狱的案件,张新甫至今仍在申诉,希望洗脱罪名、恢复尊严……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2月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报道工具和技巧
如何使用 Google Pinpoint 协助你的报道?
在进行深度报道时,记者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采访素材,而 Google Pinpoint 是一个处理采访文件的好工具,它可以识别文件中的不同实体,链接到不同的文档,还可以转录音频和视频。这篇文章中,英国记者 Tony Jarne 分享了他的使用技巧。

深度报道技巧
对话《南方周末》记者苏有鹏:灾难报道时,如何进行采访突破?
进行灾难报道时,记者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现场采访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呈现灾难中“人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南方周末》记者苏有鹏分享了他在采访东航空难时的采访和突破技巧。

你为什么应该参加今年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23 将于今年9月在瑞典哥德堡举行,这将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深度报道大会,会有来自100个国家的大约2000名调查记者参加。我们在这篇文章给出了你为什么应该参加的8个理由,同时也将提供包含机票、酒店和会议费的奖学金。

深度报道技巧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记者可以通过欺骗获取信息?
在一些卧底报道中,记者不得不采用欺骗等方法获取信息和证据。但这种手段如果被滥用,新闻业就会遭受严重的信任危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分享了一个包含六个要点的框架,用于新闻编辑室评估是否可以使用卧底技术。

深度报道精选:感染潮下的人们
随着中国政府公布新冠防疫措施“新十条”,实行近三年的严格防疫政策突然放开,感染潮也随之爆发。抗疫的压力随之落在基层医护人员身上,民间也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展开自救。我们精选了1月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数据新闻
新冠三年,记者们围绕它展开了哪些调查?
自第一例已知的新冠病例被发现的三年时间里,世界各地的调查记者已经对这个现代史上最困难的公共卫生选题进行了诸多调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其中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调查报道。

GIJN 十问 深度报道技巧
面对专制与民族主义升温的印度,调查记者可以做什么?
我们推出了一个新的系列访谈,将向世界各地在艰难环境中工作的调查记者提出十个问题。在第一篇访谈中,我们访问了印度深度调查媒体《大篷车》的执行编辑何塞,请他分享了在印度做调查报道的挑战、喜欢的工具/数据库和自己曾犯过的错误。

GIJC23 全球亮光奖现正接受报名
全球闪亮奖现在正在接受申请,这个新闻奖项由全球深度报道网主办,旨在表彰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国家所做的调查报道,对在恐吓、威胁等困难条件下进行报道的记者、新闻团队或媒体机构作出肯定。

GIJC23 正在进行选题征集,欢迎来提交你的想法
2023年全球调查报道大会将于9月19日至22日在瑞典哥德堡举行,我们希望 GIJC23 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调查记者聚会,现在我们正在为会议征集选题,欢迎在2023年1月10日前提交你的想法。

2023年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奖学金现正接受申请
2023年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将于9月19日到22日在瑞典哥德堡举行,在这场大会上,你将有机会接触到全球最出色的调查记者、数据科学家、传媒学者等。同时,我们也提供超过150个奖学金名额给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媒体人,只要符合资格,我们非常欢迎你来申请。

深度报道精选:“二十条优化措施”下,一场“复常”的社会实验
石家庄持续一周的“复常”试验成为全国的焦点。生活在当地的居民,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二十条优化措施”之下,各地的城市又要如何在防控疫情和恢复正常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我们精选了11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报道。

对话《一手故事》制作人陈莉雅:用普通人的生命经验,探讨东亚社会的“微趋势”
播客《一手故事》以女性冻卵为主题节目入围了今年台湾的卓越新闻奖。这个只有三个人参与的小团队,是如何构思选题、撰写脚本、进行采访和运营节目的?播客新闻信“推播助栏”最近与节目制作人陈莉雅进行了深度对话。

安保
给亚洲记者的安全保护培训课程
全世界的记者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安全威胁:不仅仅包括网络上的骚扰、攻击,也包括线下的人身安全威胁。而作为记者,保护自己、同事和消息源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全球深度报道网与消息源保护计划、朱迪思·尼尔森研究所合作,设计了这套针对记者的安全培训课程。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报道冲突中的性暴力?
性暴力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禁忌的话题,记者需要很好的技巧才能在不伤害受访者的情况下对此进行报道。在 GIJN 最近的网络研讨会中,资深记者和专家分享了报道战争或冲突中性暴力的技巧,包括如何找到愿意接受采访的幸存者、避免幸存者在采访中受到二次伤害等。

深度报道技巧
跨境调查远洋渔业,《Ocean Inc.》是如何做到的?
“环境报道联盟”的跨境调查《海洋有限公司》获得了2022年SOPA卓越环境报道奖,这组报道由14间新闻机构和来自13个国家的记者合作进行。他们是如何协调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记者?又有什么调查经验值得借鉴?全球深度报道网采访了参与项目的记者和编辑。

深度报道技巧
对话《南方周末》编辑吴筱羽:如何寻找选题角度?
深度报道的编辑希望年轻记者有哪些特质?如何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特质,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如何为新闻事件找到最合适的选题角度?在这篇文章中,《南方周末》编辑吴筱羽分享了她的见解。

深度报道精选:疫情下,无法绽放的义乌仿真花
新冠疫情以来,在义乌的航宾仿真花产业园区,40多家仿真花厂正在挣扎求存。有为仿真花染色的女工,在没有订单、没活可干的空闲,照样做花当作存货。在工厂一侧的空地上,堆放着几十袋仿真花半成品,何时能卖得出去,谁也不知道。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10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做报道做 emo 了,怎么办?
深度报道记者的工作常常面临着情绪压力的挑战。报道有时很难推进,发表后也可能带来安全风险,记者也常常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怎么做才能纾解工作中的情绪压力?新闻编辑室又能怎样给予记者支持?肯尼亚记者纳姆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他的方法。

深度报道技巧
她用图书馆找到的公开资料,揭露了罗马尼亚官员的集体剽窃丑闻
过去七年,艾米莉亚·塞尔坎撰写了几十份关于罗马尼亚官员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和学术欺诈的调查报道。她发现,罗马尼亚现任总理以及国防部长、卫生部长和教育部长等高官的学术论文中都存在明显的抄袭证据,而这些论文都曾帮助他们获得升迁或获得高薪。她是如何通过图书馆找到的公开资料,揭露这一系统性丑闻的?

深度报道精选:地震再次打破他们对未来的想像
9月本是采摘佛手柑的季节,去年就有新闻报道形容,佛手柑鼓起了泸定县村民的“钱袋子”。然而,5日发生的里氏6.8级地震,除了夺去至少93人的性命,也让许多农民失去家园、土地和唯一的生计,打破他们对未来的想像。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9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技巧
2022年,哪些调查电影/纪录片不可错过?
调查报道和调查记者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电影和纪录片的主题。在今年上映的电影中,我们找到了五部最值得观看的调查电影,主题包括俄罗斯反对派纳瓦尔尼、因揭开真相而被杀害记者们,韦恩斯坦丑闻曝光的幕后和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调查记者们。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在网上进行高效搜索?我想推荐这三个小技巧
搜索引擎是在开源调查中最常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掌握相关的搜索术语,对于快速找到想要的结果至关重要。这篇文章分享了三个提升搜索效率的小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使用限定符号和特定关键字进行搜索。

报道工具和技巧
你最喜欢的新闻工具是什么?我们采访了8位调查记者
合适的新闻工具会让记者事半功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8名调查记者,分享了他们今年最喜欢的新闻工具,内容包括数据库、写作工具、开源调查工具、网页监测工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