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調查報道,聯結亞洲——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開幕

讓調查記者相聚一堂,分享知識,這就是全球深度報道網創立的來由。9月23日,由它發起的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於尼泊爾加德滿都開幕,來自45個國家的350餘名頂尖調查記者、數據記者、媒體法和安全專家參與會議,交流先進工具與技術,結識新朋,為跨境報道聯繫協作。

%e6%9d%a5%e8%87%aa45%e4%b8%aa%e5%9b%bd%e5%ae%b6%e7%9a%84350%e4%bd%99%e5%90%8d%e8%b0%83%e6%9f%a5%e8%ae%b0%e8%80%85%e5%92%8c%e4%b8%93%e5%ae%b6%e5%8f%82%e4%bc%9a

                                                         來自45個國家的350餘名調查記者和專家參會

會議為期三天,60多個工作坊和交流活動將接連進行,有100多名講者參與其中。曾帶領調查波士頓天主教神父性侵兒童案的《波士頓郵報》“聚焦”小組編輯Walter V. Robinson,將在會議第二天作主題演講,今年剛捧得普利策公共服務獎的美聯社記者Martha Mendoza和Esther Htusan分別就政府信息追蹤和人口販運調查作分享,三個大洲的頂尖教育學者討論調查報道和數據新聞教學的最新方法,頂尖數據專家將在20多個議程中講授新聞數據處理與呈現的技巧。

%e5%85%a8%e7%90%83%e6%b7%b1%e5%ba%a6%e6%8a%a5%e9%81%93%e7%bd%91%e6%80%bb%e5%b9%b2%e4%ba%8b%e5%a4%a7%e5%8d%ab%c2%b7%e5%8d%a1%e6%99%ae%e5%85%b0%e4%bd%9c%e5%bc%80%e5%b9%95%e6%bc%94%e8%ae%b2

              全球深度報道網總幹事大衛·卡普蘭作開幕演講

亞洲的調查報道正在勃興,從韓國到巴基斯坦,亞洲記者儘管面臨種種挑戰,仍做出了具有影響力的調查報道。在開幕演講中,全球深度報道網總幹事大衛·卡普蘭說,現在亞洲記者的聯繫日漸緊密,不再鬆散、疲弱。記者的團隊在不斷壯大,可以問責權利,叫停權力濫用,與正義為伍,道出真相,能擲地有聲。卡普蘭表示,我們通過會議培訓技巧,分享知識,亞洲記者從會上可以習得最新工具和技術,與全球各地的同行合作。

來自韓國調查新聞中心的金勇植是講者之一,他與記者探討創業媒體的可持續發展之道。他成立的眾籌式調查報道網站Newstapa成立於2012年,是韓國首個非盈利在線調查報道機構,曾作出報道三星董事會主席李健熙性侵、日本殖民時期的犯罪高官逃脫罪罰等報道,已成為亞洲調查報道的先鋒之一。他說,調查報道是新聞的生命線,是社會的必需品。

印度尼西亞數據新聞創業媒體Kabardata.com發起者Ninok Hariyani也將在工作坊討論創業媒體和新式新聞模型,交流為調查籌措資金的經驗。他坦言,“在我的國家,尋找資助資金非常困難,我想學習更多技巧。”

%e5%8f%82%e4%bc%9a%e8%ae%b0%e8%80%85%e5%9c%a8%e7%9b%b8%e4%ba%92%e4%ba%a4%e6%b5%81

                              參會記者在相互交流

馬來西亞媒體《今日大馬》的記者Kow Gah Chie曾因報道最近一次州選舉而被不斷威脅,被迫離開沙撈越州,她最想在會上得到的是記者如何處理騷擾、保護數據安全的建議。

會議舉辦的交流、討論活動,比如有組織犯罪調查者交流、數據安全工作坊等,將為他們創造溝通良機。印度記者Sonia Sarkar說:“我的報道涉及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以及斯里蘭卡等國,有時你採集的信息半真半假,要是能聯繫上報道同樣議題的人,你就能獲得更清晰的見解,因此我想和當地的同行建立聯繫。”

 

想知道會上有哪些乾貨?請關注深度君的後續報道,我們通過微博 @全球深度報道網、Twitter @gijnCh 作實時分享,並在網站和微信作實用工具的推介。

 

編輯/Ivan Zhai

 

您可以根據知識共享協議條款免費轉載這篇文章

轉載


閱讀更多

亞洲深度報道大會記者手記:開放心態,擁抱技術,調查記者無懼數字時代的挑戰

今年9月的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上,來自亞洲及全球不同國家地區的300多名記者齊聚一堂,交流經驗,共商調查報道的未來。這樣大型的交流給台灣記者彭筱婷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大會上了解到哪些前沿調查技術?她對調查報道、對台灣的新聞業又有哪些新的思考?

報道亞洲 | 解讀亞洲獨立網媒的商業模式

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聚集了來自全球特別是亞洲地區的媒體人,其中不少是獨立媒體。對於它們來說,前行每一步都不容易,如何可以生存下來,並做出有影響力的深度報道?深度君現場採訪了來自馬來西亞、韓國和印度的獨立網絡媒體創始人,請他們介紹各自不同的發展模式。

報道亞洲 | “跟着錢走”:跨境商業調查從這份清單開始

想要了解某個人或者某家公司的背景?計劃追查一個有組織的犯罪團伙?要揭露腐敗,關鍵在於“跟着錢走”——去挖出誰掌控了什麼資本,誰簽下了哪些合同,以及企業之間的各種聯繫。這份亞洲政企公開信息網站清單,不容錯過。

報道亞洲 | 善用國際資源平台 做更專業的環境報道

氣候變化已然危及到人類的生存,而世界最高峰腳下的社會卻忽略了、甚至試圖無視種種信號。如何報道環境與氣候變化關係到公眾如何理解與應對現存的危機。三位長期關注全球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的南亞記者分別從實地調查案例,報道方向與注意事項,以及與數據新聞結合三個方面,分享環境報道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