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標籤

數據新聞

206 posts

GIJC 側記 GIJC23 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GIJC 側記:殘缺的數據,模糊的面孔,天秤傾斜的判決——從女性殺戮報道說起

如今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報道?在影響力如此受限的當下,我們究竟如何定義和看待“impact”?在報道殺戮女性的分享中,獨立記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記錄,若沒有留下,真的會丟,若還有一些力氣,就一起守住每一個留下記錄的可能吧。

深度報道精選:巴以衝突,來自雙方平民的講述

網絡上充斥關於巴以衝突的誇張、虛假和未經驗證消息,媒體的客觀報道變得更加重要。《三聯生活周刊》整理了身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雙方平民的講述,試圖呈現他們在戰火、恐懼、傷亡之中的處境。《澎湃新聞》則利用數據、信息地圖等,重構本輪衝突爆發的頭12天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10月份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中最常見的10個錯誤

在今年的 NICAR 會議上,GIJN 與幾位數據新聞專家交談,詢問他們在數據新聞中最常見的10個錯誤,包括忽視空白行、混淆百分比和百分點、在圖表中使用錯誤的刻度尺等等。

報道工具和技巧

從網頁、圖像或掃描件中快速提取數據的三個方法

對於數據記者來說,快速提取及整理數據尤為重要。但我們找到的原始文件往往並非格式化儲存的,它們可能散布在網頁各處或是以圖像、掃描件形式存在。但藉助這篇文章中所推薦的幾個工具和方法,不需要任何編程技巧,你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將不可讀的數據進行提取和整理。

《南華早報》是怎麼做數據可視化的?

作為世界上最有趣的數據新聞團隊之一,《南華早報》的數據新聞作品獲得過多項國際大獎。在這篇訪談中,《南華早報》創意總監、設計師分享了他們在設計理念、團隊協調和跨部門合作等方面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