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在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你可以获得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参加的记者盛会。别的先不说,在这个媒体经营日渐困难、大环境对记者越来越不利的年代里,光是看到这么多调查记者仍坚守在岗位上,就已经足够振奋人心了。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参加的记者盛会。别的先不说,在这个媒体经营日渐困难、大环境对记者越来越不利的年代里,光是看到这么多调查记者仍坚守在岗位上,就已经足够振奋人心了。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
离开深度报道的乐园,我们都带走了一点东西,一些视角,一些彼此确认、彼此支撑的瞬间。未来,当我们再次遇到棘手的选题,也能想起那两句话:“采访,是永不放弃的艺术”、“我们总会有办法的,总是可以做到的。”
和不同地区的记者交流中,我还是不断感慨世界的广阔,我从他们那收获了许多建议。那是一种互相取暖,也是为自己打气。想起那些记者对我说过的“You look so young”,我也有了更多冲劲和底气。是的,我还年轻,我还可以做很久。也许,也会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吧。
参会的过程中,我常常和朋友感慨,新闻工作(Journalism)和期刊论文(Journal)拥有共同的词源,即“即时的记录”(jour),而整场大会并不呈现为其乐融融的“思想盛宴”,也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会议(conference)的本意是不同处境和技巧的交换和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