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23 侧记:全球记者四年后重逢,还是那句“采访是永不放弃的艺术”
离开深度报道的乐园,我们都带走了一点东西,一些视角,一些彼此确认、彼此支撑的瞬间。未来,当我们再次遇到棘手的选题,也能想起那两句话:“采访,是永不放弃的艺术”、“我们总会有办法的,总是可以做到的。”
离开深度报道的乐园,我们都带走了一点东西,一些视角,一些彼此确认、彼此支撑的瞬间。未来,当我们再次遇到棘手的选题,也能想起那两句话:“采访,是永不放弃的艺术”、“我们总会有办法的,总是可以做到的。”
播客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为调查报道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通过制作多语言播客,触及到更广泛的受众。在这篇文章中,资深音频制作人分享了制作多语言播客的技巧。
林宝英的职业生涯从警察开始,在偶然的机会下转行为调查记者,现在又成为了普利策中心人工智能问责网络的负责人。她曾参与多个重磅调查,涉及韩国的学术造假、医疗设备监管等问题。在这篇访谈中,林宝英分享了她做调查报道的挑战、技巧,喜欢的工具以及曾犯过的错误等。
本手册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常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核查工具,也涉及事实核查的工作流程、信源评估,并译介了国际事实核查机构惯用的职业准则与实践,希望能为中国的事实核查业者和观察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报道因性别原因蓄意杀害女性的事件时,媒体常常过分集中于惊悚和血腥的细节,或仅仅展示冷冰冰的数据。在 #GIJC23 上,五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分享了报道女性杀戮的技巧。
和不同地区的记者交流中,我还是不断感慨世界的广阔,我从他们那收获了许多建议。那是一种互相取暖,也是为自己打气。想起那些记者对我说过的“You look so young”,我也有了更多冲劲和底气。是的,我还年轻,我还可以做很久。也许,也会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吧。
参会的过程中,我常常和朋友感慨,新闻工作(Journalism)和期刊论文(Journal)拥有共同的词源,即“即时的记录”(jour),而整场大会并不呈现为其乐融融的“思想盛宴”,也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会议(conference)的本意是不同处境和技巧的交换和碰撞。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GIJC)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调查记者聚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我们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征集 GIJC25 和 GIJC27 的提案。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编辑。”这是资深美联社调查编辑在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呼吁听众记住的口号。优秀的调查编辑能够让报道更加有力,保护并激励记者。在这篇文章中,三位顶尖的调查编辑分享了8个调查编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