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數據新聞精選關注各國少數族裔生存狀況。德國《明鏡》周刊記者發現少數族裔在租房過程中備受歧視;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顯示,警察在截查車輛時偏好攔住黑人司機;《瑞士資訊》則推出一組描述該國外籍人士比例和移民趨勢的信息圖。
德國《明鏡》:遭歧視的非德裔房客
租過房子的朋友可能都聽過或經歷過房東歧視房客的事情:本地人歧視外地人,多數民族歧視少數民族,或本國人歧視外籍人士,不一而足。
德國《明鏡》周刊和獨立數據新聞記者Bayerischen Rundfunk合作完成了一個項目,他們嘗試用定量分析法研究歧視問題存在與否,如存在,那麼對各族群的歧視程度又如何。研究發現,德國的阿拉伯裔和土耳其裔人士在找房子的過程中明顯遭受歧視。
記者們向德國的私人房東或中介等發出合共兩萬封租房需求信,每個房源會收到有三個虛構的申請者來信,其中一人採用典型的德國名字,另外兩名則用不同少數族裔的名字。三封信的風格基本一致:語言清晰、友好且沒有德語語法錯誤。
項目總共受到了八千封房東回信,研究人員根據其對房客的態度分為四類:一律正面、只對德裔正面、只對少數族裔正面、一律負面。據此計算出歧視率,即將只對德裔正面的數量減去只對少數族裔正面的數量,再除以剔除了一律負面以外的總數。
結果發現,阿拉伯裔的受歧視率最高,為27%;緊隨其後的是土耳其裔,為24%。如果再加上性別因素,那麼最不受歡迎的是土耳其裔男性,歧視率為33%。
研究人員還額外做了一個小實驗,虛構了一個文字弔兒郎當的德國剛畢業大學生Lovis Kuhn,和一個27歲阿拉伯裔市場營銷經理Ismail Hamed,書信體面且無語法錯誤。結果竟然是後者被拒的次數多於前者。
斯坦福大學:黑人司機更易遭警方攔車調查
在美國大片乃至電視新聞里我們不難看見這樣的場景:警車在高速公路上不停鳴笛亮警燈追趕某輛汽車,被追司機一般會乖乖停車接受盤查,拒不停車者則會被趕來增援的警車攔截。
這在美國有個術語叫traffic stop,姑且譯作“攔車調查”。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開放警察”(Open Policing)項目向各州警方逐一搜集攔車調查數據,目前已經獲得31個州合共1.3億份記錄,數據顯示美國平均每日發生五萬宗攔車調查。
研究人員仍在對數據做深入分析,現階段的發現是,攔車調查存在明顯的種族差別。黑人遭攔截的比例明顯高於白人和西班牙裔(註:其實是拉美國家移民中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人),而西班牙裔遭攔截的比例則與白人相當,甚至稍微低於白人。
《瑞士資訊》:“外國人”在瑞士
瑞士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元的國家之一,三分之一瑞士居民是移民的後代,他們中的40%出生在瑞士或在該國生活超過20年。
瑞士面向海外受眾的官方媒體《瑞士資訊》(swissinfo.ch)近日推出一系列信息圖,描繪這些“外國人”的群體面貌。
第一幅圖比較了各族裔人士在瑞士居留時間長度的分布,其中占人口比例最大的意大利裔普遍居住時間也較長。
第二幅圖描繪了在過去165年中,瑞士新移民的來源分布變化。歷史上,德國一度是主要的人口來源國,進入21世紀後,意大利、前南斯拉夫加盟國家和葡萄牙成為主要移民來源地。
第三幅圖則描繪了各族群的分布比例,其中歐洲人(81.2%)佔據最多數,亞洲人排第二(10.1%)。亞洲諸國中,土耳其人(3.38%)最多,其次是斯里蘭卡(1.35%)和中國人(0.83%)。
編譯/周穗斌
編輯/Ivan Zhai,梁思然
相關閱讀: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 | 拆解英國保守黨大選“輸相”,印度女生上重點高中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