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主題

過去一年,有哪些不可錯過的數據新聞?

English

在過去一年中,新冠疫苗和防疫政策引發了世界各地的討論,但人們的注意力也被其他重要問題所吸引,例如氣候變化、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局部衝突等等。

這樣重要的新聞議題都有被數據新聞覆蓋到,它們提供了新的視角,並通過互動故事幫助讀者了解複雜的脈絡。

我們英文網每周發布的“數據新聞精選”專欄,利用 NodeXL 對 Twitter 上最受歡迎的數據故事的分析,並輔以適當的人工挑選,找出全球最值得一讀的數據新聞報道。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又從專欄中挑選了最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報道,其中包括氣候變化、新冠疫情、巴以衝突等議題。

編註:本文中文版略有刪節,閱讀全文可前往英文網站

氣候災難

在蘇格蘭舉行的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為世界各國政府提供了一個合作管理全球氣候危機的機會。在10月會議之前,英國《衛報》發表了一篇互動式的深度報道,探討新的其後模式如何已經導致熱浪、洪水、野火、農作物歉收和其他的異常其後現象。

巴以衝突

在2021年5月大規模暴力事件爆發後,巴以衝突再次成為頭條新聞,隨後又再次停火。半島電視台發布了一系列互動地圖和圖表,解釋這場衝突的歷史和“人類所付出的代價”,這場衝突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成千上萬的人,主要是巴勒斯坦人被殺害,更導致數萬人受傷。

TikTok 的秘密算法

如果你對 TikTok 似乎知道你最私密的想法感到好奇,你並不是一個人,有很多用戶都對其能夠提供完全適合他們個性的內容感到驚訝。為了調查該平台的算法,《華爾街日報》創建了幾十個自動賬戶,最後發現,對 TikTok 來說最重要的信息是你觀看某種類型視頻的時間。

美國國稅局秘密檔案

根據 ProPublica 調查,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包括 Jeff Bezos 和 Elon Musk 近年來基本沒有繳納美國聯邦所得稅。記者從美國國稅局(IRS)獲得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涉及該國數千名最富有的人的稅務申報,時間可以追溯到15年以上。美國國稅局秘密檔案的報道迅速引發了修改稅法的呼聲,但也引發了人們對隱私的關注

新冠與淚水之歌

有關新冠疫情的數據報道往往依賴於圖表和圖形,但記者 Simon Huwiler 採取了一種不同的方法——用一個音樂盒和一張四米長的打孔卡對瑞士兩波新冠疫情的數據進行了獨特的聲音可視化。打在卡片上的每一個孔都代表大流行病的一天,或者一個受害者。你可以在 YouTube 上聆聽 Huwiler 的這個“新冠與淚水之歌”。

呈現不同地區降雨量和乾旱的小工具

氣候變得更加極端,導致山洪暴發,破壞性的野火和其他自然災難頻發。但一般人很難理解這些自然災害背後的成因。數據新聞有助於描繪出更清晰的畫面。USA TODAY(《今日美國》)的報道小組研究了126年的聯邦氣候數據,尋找氣候變化背後的原因,然後創建了一個根據美國的郵政編碼查詢降雨和乾旱變化的工具

死在學校里的孩子

去年早些時候,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卑詩省)的前寄宿學校所在地發現了數個無名集體墓穴。裡面埋葬的屍體屬於原住民兒童,他們曾經被送往這些學校,作為一項長達數十年的消除原住民文化和語言的計劃的一部分。英國《衛報》分析了關於寄宿學校、原住民土地要求和歷史條約的數據,創建了一個互動地圖,以深入研究這一問題,並揭示加拿大歷史上的一個恥辱篇章。

數據新聞手冊(第二版)

2021年,《數據新聞手冊》(第二版)也發布了。該書由74位優秀的數據新聞從業者編寫,共有54個章節,其中包括 GIJN 的 Eunice Au,她與 Connected Action 的 Marc Smith 共同撰寫了 #ddj 標籤的簡短歷史(以及本專欄)。該書還研究了數據基礎設施,以及新聞編輯室、媒體組織、創業公司和民間團體的數據報道。

感謝Connected Action 的 Marc Smith 和 Harald Meier 收集了這些鏈接並繪製了圖表。


Peter Georgiev 是 GIJN 的社交媒體和社群編輯。此前,他曾是 NBC 的調查部門的一員。他還擔任過保加利亞國家電視台的記者,他的報道被《衛報》、德國之聲和其他國際媒體發表。

 

Eunice Au 是 GIJN 的項目經理。在此之前,她是新加坡《海峽時報》駐馬來西亞記者,也是《新海峽時報》的記者。 她還曾為《太陽報》、《今日馬來西亞》等媒體撰稿。

您可以根據知識共享協議條款免費轉載這篇文章

轉載


閱讀更多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中最常見的10個錯誤

在今年的 NICAR 會議上,GIJN 與幾位數據新聞專家交談,詢問他們在數據新聞中最常見的10個錯誤,包括忽視空白行、混淆百分比和百分點、在圖表中使用錯誤的刻度尺等等。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新冠疫情如何衝擊了美國監獄系統?

據統計,在世界範圍內,每100人中有約2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在美國的監獄裡,這一比例達到了驚人的34%,情況是如何變得這麼糟糕的?美國總統拜登承諾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2005年水平的一半,讓人們將目光聚焦在碳排放與相關的環境議題上。在中文互聯網上,經典電影的重映與「金三銀四」的離職潮也站上了熱搜。數據記者們選擇了哪些角度、使用哪些方法來向讀者呈現這些話題?全球深度報道網編輯精選了四月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蝙蝠為什麼會成為病毒的理想宿主?

3月,以亞裔為目標的暴力事件在美國點燃了新一輪的抗議潮;長賜號因擱淺卡在蘇伊士運河,導致了全球航運的堵塞;歐洲新一波疫情反彈,關於病毒源頭、傳播以及疫苗接種的討論仍在繼續。對於這些重要的新聞議題,數據記者們採取了怎樣的視角、使用了怎樣的手法來呈現?如果你也想以數據作為切入點製作相關報道,有哪些好用的開源工具或資料庫能夠助你一臂之力?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這些本月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與實用資源。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用樂高積木拼湊出的2020年

隨着疫苗接種工作的展開,全世界都希望快一些走出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復盤過去這一年,病毒是如何在一個國家中蔓延開來,又如何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美國薪資水平恢復到疫情前,就代表經濟已經復蘇了嗎?探討這些問題時,數據新聞記者又有哪些切入的角度?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2月值得關注的數據新聞。